鼻子洁净作用是什么?
鼻子吸入的大量空气中,含有不少尘粒、细菌和霉菌等异物,鼻子强大的洁净作用,据测定凡吸人的空气达鼻腔后半部时几乎无细菌存在。
洁净作用
1、①鼻腔前面即鼻前庭里,具有较粗硬的鼻毛,它如门卫一样,对较粗的异物,在通过时即被阻拦于此。②少数漏网进人鼻腔的异物,刺激鼻黏膜的神经末梢,如红外线警报器一样,立刻发生反应—喷嚏,由咽喉部气流,将尘粒急速而有力的驱逐出鼻腔。③纤毛运动最为重要,鼻腔粘膜的纤毛上皮对于进人鼻腔并粘在粘膜上的微细尘粒和各种微生物,能发挥其纤毛运动,将其向后推送至咽部,然后经咳痰吐出,或咽人胃内被胃液消化。鼻腔绝大部分粘膜,都有微细的上皮纤毛,在纤毛之间,充满水样液体,纤毛的上面有一层稠厚的粘性蛋白,它们组合成为枯液层。此种粘液层与鼻窦、咽鼓管、咽喉及下呼吸道的枯液层相互联接成“粘液毡”。鼻腔的粘液毡就是通过纤毛运动的牵引力和吞咽动作的吸引力,使其不断的向下、向后移动,被粘附于粘液上的异物就这样被清除。④鼻黏膜除了有上述机械方法清除异物以外,在粘液层中还含有一种溶菌酶样物质,它具有抑制及溶解细菌的作用。粘附于鼻枯膜上的细菌通过此种酶的作用以及从黏膜上皮毛细血管渗透来的白细胞吞噬作用,往往在被排出鼻腔以前,就将细菌先行杀死或消灭,因而使鼻腔后部及鼻咽部基本上达到无菌的程度。
产生嗅觉的原因
1、鼻子除了具有呼吸作用外,还有嗅觉功能,这是呼吸空气时的副产品。大蛋空气进人鼻腔的时候,含有不同气味的各种分子亦大量吸人,在通过嗅区枯膜时正如国境关卡一样,受到检验和鉴定,对香、臭、酸、辣等气味,传导至大脑进行分析和综合,以此促进身体有关组织发生相应的反应。良好的气味,可以使人产生兴奋、舒适和快感,例如在鸟语花香、空气新鲜的环境里,就感到心旷神怡,当闻到山珍海味香气时,就会胃口大开,馋涎欲滴。相反,不良的气味,可以引起抑制、排斥或躲避的反射活动,当闻到焦香、酸辣或腐败性臭气时,身体本能就会捂着鼻子,避而远之;甚者会发生喷嚏连绵或恶心、呕吐不已,以保护机体免受这些不良刺激。这些日常碰到的例子,说明嗅觉功能对身体还有保护作用。
2、人的嗅觉不如其它哺乳动物发达。主司嗅觉功能的粘膜称嗅黏膜,主要在鼻腔的顶部,即上鼻甲、中鼻甲的小部分及鼻中隔的上三分之一的范围,称为嗅区。嗅黏膜内含有梭形的嗅神经细胞,此种细胞有二根突起,向外的突起通过表皮成为嗅毛。是接受嗅觉的末梢组织。内侧的突起则与其他突起合成为嗅神经纤维。
3、嗅觉的发生主要是带有气味的微细粒子进人鼻腔后,使嗅神经末梢发生物理或化学作用,并转化为神经冲动,传达到嗅神经、嗅球、嗅束而至延髓及大脑中枢,从而发生嗅觉。
4、嗅觉的生理活动甚为复杂,其机理至今尚未被完全了解。带嗅物质如何引起神经冲动,有多种说法,目前多数学者同意所谓化学论,认为有气味的微细粒子,接触嗅膜后,溶解于嗅膜分泌液中,发生化学作用,刺激嗅神经细胞,引起神经冲动,然后发生嗅觉。
5、发生嗅觉的基本条件有三:首先是要有能散发气体的物质,医学上称嗅素;其次是必须要有气流,能将嗅素送至嗅区;其三是必须有正常的嗅粘膜和神经系统。只有在具备三者的情况下才能发挥正常的噢觉功能,如果三者缺一,那就不可能有嗅觉。
6、日常所遇到的嗅觉减退或缺失,最多见的原因是嗅区通路被机械性阻塞,使呼吸的气流达不到嗅区,因而影响嗅觉,称阻塞性嗅觉减退或缺失。任何奏腔病变引起嗅区阻塞或闭锁时都可发生此种嗅觉障碍,例如鼻腔闭锁、鼻息肉、鼻肿瘤、鼻异物或严重的鼻中隔偏曲、鼻甲肥大等,如果解除病因,使嗅区气流通畅,则绝大多数患者都能恢复嗅觉。
7、由嗅区粘膜或神经系统病变引起的嗅觉障碍称感觉性嗅觉减退或缺失,大多因鼻腔急、慢性炎症使嗅区粘膜受累所致。亦可能因为急性传染病,药物、化学品的中毒引起末梢或中枢神经病变,包括外伤、流感、疟疾、烟酒中毒等,此种病变如果早期治疗,亦有可能部分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