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有钱人的理财概念

2025-04-29 06:36:19

1、第一个理财概念:区分“投资”与“消费”  一般人消费前,没有这种概念,学经济学的人消费前会寿伊趾杏考虑,这个消费是属于“投资”行为或是“消费”行为。  先请看一个明显的例子: 硷增浑叶 10年前甲和乙是本科的同学,在社会工作5年后,不约而同积蓄了30万元人民币。5年前,他们都花掉了这30万元。  甲去通州购买了一套房。乙去买了一辆“奥迪”。5年后的今天:甲的房子,市值60万元。乙的二手车,市值只有5万元。  两人目前的资产,明显有了很大差异,但他们的收入都一样,而且同样学历、基本具备同样的社会经验,为何大家财富不一样?  甲花钱买房是“投资”行为——钱其实没有花出去,只是转移在了房子里,以后还是都归自己。  乙花钱买车是“消费”行为——钱是花出去的,给了别人,二手车用过10年后,几乎一分不值。车跟房子不一样,房子10年后,说不定已翻了好几番。

2、第二个理财概念:“哈佛”教条  在着名的美国第一学府哈佛大学,第一堂经济学课只教两个概念。  第一个概念:花钱要区分“投资”行为或“消费”行为。  第二个概念:每月先储蓄30%的工资,剩下来的进行消费。  哈佛教导出来的人,以后都很富有,并非主要因为他们是名校出身、收入丰厚,而是他们每月的行为,跟一般的普通老百姓只有一点不一样:  哈佛教条:储蓄30的工资是硬指标,剩下才消费。每月储蓄的钱是每月最重要的目标,只会超额完成,剩下的钱就越来越多。  一般人:先花钱,能剩多少便储蓄多少,储蓄剩下的钱并不多。

3、第三个理财概念:“理财三句话”  (1)每月储蓄30%工资,先储蓄,后消费。  (2)投资年回报10%以上。  (3)年年坚持,坚持10年以上  理财走不出这三句话,每句话你都要吃透,完全执行,不能马马虎虎,打工一族才可以变为富有。  巴菲特在他的书本里说他6岁开始储蓄,每月30块。到13岁时,当他有了3千块,他买了一只股票。年年坚持储蓄,年年坚持投资,十年如一日,他坚持了80年。现在85岁,是美国首富,比“微软”主席比尔·盖茨还有钱。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相关推荐
  • 阅读量:44
  • 阅读量:92
  • 阅读量:80
  • 阅读量:45
  • 阅读量:78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