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阶段,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

2025-04-24 06:52:22

1、预算管理作为普遍应用的盈利控制手段。值得注意的是,在企业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其预算管理关注的重点是不相同: 1、初创期:关注的重点是资本预算。企业初创时期的净现金流为负值,预算管理的重点是资本投入,资本预算成为控制投资风险的有效手段。但是由于许多的初创期的企业一方面太关注市场,另一方面也缺乏对预算的重视,在创业团队中缺少懂全面预算的合伙人,导致大量的烧钱,使企业创业很少成功。

2、成长期:关注的重点是销售预算。成长期的企业,产品渐为消费者认可,经营的重点往往放在扩大市场占有率,销售形势很好,但同时需要大量的销售费用投入和吸引客户的信用政策(如赊销、分期付款)。这一时期,利润率较高,因此企业为扩大销售,要补充较多的营运资本,往往会加大贷款,现金流仍然入不敷出。成长期的企业,销售业绩好,盈利性强,各项管理也较滞后,是导入全面预算管理的最佳时期。但突如其来的高速发展,高层管理者难免会被胜利的果实冲昏头脑,这一阶段,许多企业存在的问题都被高涨的业绩掩盖了,等到市场疲软,好日子过完了,再来解决存在的问题为时已晚。所以成长期的企业一定要把握好时机,快速导入全面预算管理,借助预算管理系统和绩效管控手段来促进产品的升级,提升营销团队水平,建立以预算管理系统为基础的经营型财务管理队伍,落实以全面预算为核心的经营管理,实现销售目标。

3、成熟期:关注的重点是成本预算。成熟期的企业,产品销售量和价格趋向稳定,靠降低成本才能提升利润空间,虽然现金流状况较好,表面上看经营风险较低,实际上正在孕育新的风险。企业降低风险,提高效益的方法取决于两点:一是自身产品的生命周期和竞争产品的表现;二是企业对成本和费用的控制能力。前者虽是不可控的,但也不能坐以待毙,必须大量投入研发资金;后者虽是可控的,但没有有效的预算管控手段,没有建立标准成本管控系统,企业也一定是举步艰难,很快就会出现衰退期的状况。成熟期的企业,像待嫁的大姑娘,必须导入全面预算管理,已经没有选择的余地了。因此,这一阶段全面预算管理系统不光是成为成本控制的财务管理的核心,更为重要的是已成为不可缺少的解决企业管理关键问题的管控方法。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