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辨证关系原理

2025-04-25 07:02:06

一、矛盾的基本属性

众所周知,矛盾是指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而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矛盾的基本属性。所谓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斗争性是汜枸赓觅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从此不难看出,矛盾强调对立面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若考察同一性,势必是对立的两面在题目中都有体现,譬如我们经常说“有黑才有白,有高才有矮”。这就是同一性的表现,两面必须同时体现。

而如果我们说一个人“既黑又白,既高又矮”,那很明显就是“自相矛盾”了。也就是说,斗争性集中表现为“排斥”,只强调矛盾的一面“压倒(战胜)”另一面。

二、矛盾同一性的辨析

矛盾的同一性有两个方面的含义:

一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例如“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也就是说,在相互依存的条件下,矛盾的对立面是同时存在的,表现为“A+B”的关系,也就是不可分割。

二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贯通,矛盾双方相互渗透,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例如“乐极生悲,否极泰来”。需要注意的是,在相互转化的情形下,矛盾的对立面间需要有先后转化的时间差,并不是在同一时刻并存的,也就是表现为“A到B”的关系。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辨证关系原理

扩展资料:

作用

矛盾的统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即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且共处于一个统一的主体中;二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但是由于矛盾的性质不同,矛盾的斗争性形式也不同,即使同一性质的矛盾,在其不同的发展阶段上,斗争形式也不同。面对各种样的矛盾形式,我们可以将矛盾的斗争性可以分为对抗性和非对抗性两种。

例如,在社会主义社会中敌我矛盾是根本利益对立基础上的矛盾,是对抗性的矛盾;而社会主义社会中人们内部的矛盾是在人们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的矛盾,因而是非对抗性的。

矛盾的统一性与矛盾的斗争性之间具有辩证关系,即矛盾的统一性与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一方面,统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因为没有斗争性就没有统一性,矛盾的统一是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是包含差别和对立的统一;

另一方面,斗争性也不能脱离统一性,斗争性寓于统一性之中。

其中,矛盾的统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是相互结合共同发生作用的。即,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不能孤立地起作用,矛盾推动事物发展是统一性和斗争性共同作用的结果。

但是在不同的条件下,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所处的地位会有所变化,也就是两者究竟谁是主导地位是在不同的条件下是不同的。既然事物的发展是由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推动的,那么就说明了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在事物的外部,而在于事物的内部。

其中矛盾的同一性对事物发展的作用体现子在,一是统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矛盾的双方相互依存,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正是由于矛盾双方可以利用对方的发展使自己获得发展,所以发展是矛盾统一体中的发展。

二由于矛盾双方彼此相通,矛盾双方可以朝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从而得到发展。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是,一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双方力量的变化,造成事物的量变,从而实现质变。二是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度的决定力量。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