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肠弧病毒病的病原与防治方法

2025-04-26 11:08:41

1、首先,该病由呼肠弧病毒引起,病毒颗粒直径55-65 纳米,晶格状排列,20 面体,病毒包涵体在造血细胞的胞质中,有时也存在于表皮细胞的胞质中。

呼肠弧病毒病的病原与防治方法

2、然后,病虾蜕皮困难,附肢麻痹,游动缓慢,靠近池缘,反应迟钝;甲壳上有棕色斑点,翁谡驼棱鳃呈红棕色;肝胰腺坏死萎缩,在R 型和F型细胞的细胞质中有嗜曙红到洋红染色的包涵体。

呼肠弧病毒病的病原与防治方法

3、然后,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下可看到包涵体有直径50~60 纳米的病毒粒子的集合体或晶体阵列;血淋巴液不凝固,神经系统有大量坏死的血细胞。

呼肠弧病毒病的病原与防治方法

4、然后,是该病的流行及危害,该病主要危害仔虾,尤其在养殖密度过大时容易发生。

呼肠弧病毒病的病原与防治方法

5、然后,是该病的诊断方法, 可根据血淋巴液不凝固、甲壳上有棕色斑点等症状进行初步憝栊涡菩诊断。如发现R 型和F 型细胞的细胞质中有嗜曙红到洋红染色的包涵体,包涵体中有直径50~60纳米的病毒粒子可作进一步的确诊。

呼肠弧病毒病的病原与防治方法

6、最后,是防治方法,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如发现该病时,应该将水池中的虾全部处理,并用1% 来苏水消毒24 小时,彻底洗刷千净,养殖池暴晒数天再放养。

呼肠弧病毒病的病原与防治方法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