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瓣飘香》教学设计

2025-04-19 08:09:44

1、教学活动111导入新课1、(1)复次 1、谈话导入、复习检查(3分钟) (1)开火车读生词卡(2)你知道可文件了一件什么事?(3)课文按什么顺序可以分成四段?每段段意分别是什么?(回顾上节课内容,做到温故而知新)师:这节课就让我们继续来学习《花瓣飘香》一课。

《花瓣飘香》教学设计

2、教学活动2 2、情境导入(课件出示标题及图片,播放音乐)(1分钟)同学们:听,你们听到了什么?闻,你们闻到了什么?(花香,音乐)恩,对了,让我们闻着花香,听着音乐走进《花瓣飘香》的世界吧!(此处以音乐,图画,意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花瓣飘香》教学设计

3、教学活动3 3. 精读课文,课件出示课文每一段落图片钱砀渝测(1)指名有感情地读第一段。你体会到什么?(图文并茂,不言而喻,借景悟情)(1分钟)(2)齐读、范读第二段。找出小女孩摘花的词语,说说你体会到什么?“小心地”“双手捧着”——爱花、爱妈妈……(二分钟)指导朗读:前一句低沉,后一句高兴。小组读,指名读师:多么懂事的孩子呀!(图文并茂,读中悟,读中感,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3分钟)(3)默读第三段,小组讨论找出段中重点词,重点句。指名读并谈体会。接着反复读,有感情地读,齐读,同桌读,分角色读,赛读,开火车读,体会小女孩的懂事。(学生通过自由读书,划词、圈句、交流、感悟、朗读,从不同角度对课文的内容有了全面的了解,对小女孩的心灵美有了很深的认识,从而证实了她确实是个懂事的孩子。每交流完一个要点让学生读读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随着交流内容的不断深入,学生对这句话的感悟会逐渐加深,朗读的情感一次比一次投入。在指导朗读过程中,引导学生想象,体会小女孩那种矛盾、难过的心理。通过图文并茂,实物与文章结合,实现学生与教师对话,学生与学生对话,学生与文本对话,学生与学科编书者对话的目的,融情于景,融文于心,与文中产生共鸣)(15分钟)

《花瓣飘香》教学设计
《花瓣飘香》教学设计
《花瓣飘香》教学设计
《花瓣飘香》教学设计

4、教学活动4 4、总结全文师:小女孩摘下带露水的花瓣是为了(让生病的妈妈高兴),小女孩藏起对爸爸的思念,听妈妈的话、细心的照顾妈妈是为了(让远方的爸爸放心),小女孩只摘花瓣不摘花是为了(不影响别人赏花),这一切都说明小女孩是个懂事的孩子。我被小女孩的行为(深深打动了),所以(也买了两盆花),一分送给(自己的妈妈),一盆送给(小女孩)。同学们,爱是可以传递的,小女孩把爱传递给了作者,同时也传递给了(我们)。(此处采用师边叙述,边板书的方式回顾,课件展示,更具有深刻性)

《花瓣飘香》教学设计

5、教学活动55、拓展创新(1)请大家闭上眼睛欣赏这首歌曲,回忆父母每天为我们辛勤操劳的情景。《妈妈的吻》大家想起来了吗?(此处既可以然孩子放松心情,又可以升华课文主体,还可以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2)如果是你,你会怎样爱自己的爸爸妈妈呢?(此处可以体现教材的人文思想,把孩子从理性引入感性,使感性与理性达到完美统一)(3)老师写了一首来赞美这个懂事的小女孩。你们愿意听听吗?(此处可以拓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习作兴趣,对课文也是一次更深的理解和巩固)(4)观看各种动态花瓣,看,小女孩是不是就像着花瓣一样散发出淡淡地清香,深深的打动了我们每个人呢?大家是不是也被这香气感染了呢?那就快快行动吧,也献给自己父母那温馨的爱吧!(借物喻人,感受美好)

《花瓣飘香》教学设计
《花瓣飘香》教学设计
《花瓣飘香》教学设计
《花瓣飘香》教学设计

6、教学活动66、音乐结尾播放《奉献》这首歌,师激情结尾。(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陶冶学生的情操升华孩子的情感)

《花瓣飘香》教学设计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相关推荐
  • 阅读量:26
  • 阅读量:80
  • 阅读量:28
  • 阅读量:47
  • 阅读量:86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