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情人节你了解多少

2025-03-13 06:39:29

2月14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45天,离全年的结束还有320天(闰年则还有321天)。每年的2月14日是西方传统的情人节。

270年——罗马圣教徒瓦伦丁被处死,此日被后人定为“情人节”

瓦伦丁节,又称情人节,是欧美和大洋洲的一些国家的民族节日。此节日的来源甚多,但一般是以罗马圣教徒瓦伦丁被处死,后被定为“情人节”较为普通。

公元3世纪,罗马帝国出现全面危机,经济凋敝,统治阶级腐败,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纷纷反抗。贵族阶级为维护其统治,残暴镇压民众和基督教徒。是时有一位教徒瓦伦丁,被捕入狱。在狱中,他以坦诚之心打动了典狱长的女儿。他们相互爱慕,并得到典狱长女儿的照顾。统治阶级下令将他执行死刑。在临刑前,他给典狱长女儿写了一封长长的遗书,表明自己是无罪的。表明他光明磊落的心迹和对典狱长女儿深深眷恋。

公元270年2月14日,他被处死刑,后来,基督教徒为了纪念瓦伦丁为正义、为纯洁的爱而牺牲自己,将临刑的这一天定为“圣瓦伦节”,后人又改成“情人节”。[1]

传说一

公元3世纪,罗马帝国皇帝克劳迪乌斯二世在首都罗马宣布废弃所有的

情人节礼物[2]

婚姻承诺,当时是出于战争的考虑,使更多无所牵挂的男人可以走上争战的疆场。一名叫瓦仑廷(SanctusValentinus)的神父没有遵照这个旨意而继续为相爱的年轻人举行教堂婚礼。事情被告发后,瓦仑廷神父先是被鞭打,然后被石头掷打,最后在公元270年2月14日这天被送上了绞架被绞死。14世纪以后,人们就开始纪念这个日子。中文译为“情人节[3]”的这个日子,在西方国家里就被称为Valentine'sDay,用以纪念那位为情人做主而牺牲的神父。

传说二

[4]

据说瓦伦丁是最早的基督徒之一,那个时代做一名基督徒意味着危险和死亡。为

情人节礼物

掩护其他殉教者,瓦沦丁被抓住,投入了监牢。在那里他治愈了典狱长女儿失明的双眼。当暴君听到着

一奇迹时,他感到非常害怕,于是将瓦沦丁斩首示众。据传说,在行刑的那一天早晨,瓦沦丁给典狱长的女儿写了一封情意绵绵的告别信,落款是:FromyourValentine(寄自你的瓦伦丁)。当天,盲女在他墓前种了一棵开红花的杏树,以寄托自己的情思,这一天就是2月14日。自此以后,基督教便把2月14日定为情人节。

情人节图片(5张)

传说三

在古罗马时期,2月14日是为表示对约娜的尊敬而设的节日。约娜是罗马众神的皇后,罗马人同时将她尊奉为妇女和婚姻之神。接下来的2月15日则被称为“卢帕撒拉节”,是用来对约娜治下的其他众神表示尊敬的节日。

在古罗马,年轻人和少女的生活是被严格分开的。然而,在卢帕撒拉节,小伙子们可以选择一个自己心爱的姑娘的名字刻在花瓶上。这样,过节的时候,小伙子就可以与自己选择的姑娘一起跳舞,庆祝节日。如果被选中的姑娘也对小伙子有意的话,他们便可一直配对,而且最终他们会坠入爱河并一起步入教堂结婚。后人为此而将每年的2月14日定为情人节。

我乐发阳光罐

传说四

来源于古罗马的牧神节(LupercaliaFestival)。这个说法是基督教会庆祝这一天是为了把古罗马的牧神节

情人节浪漫玫瑰图册(18张)(每年的2月15日庆祝,为了保佑人、田、牲畜的生产力)基督教化。

在罗马人崇拜的众神中,畜牧神卢波库斯(Lupercus)掌管着对牧羊人和羊群的保护。每年二月中,罗马人会举行盛大的典礼来庆祝牧神节。

那时的日历与现在相比,要稍微晚一些,所以牧神节实际上是对即将来临的春天的庆祝。也有人说这个节日是庆祝法乌努斯神(Faunus),它类似于古希腊人身羊足,头上有角的潘神(Pan),主管畜牧和农业。

随着罗马势力在欧洲的扩张,牧神节的习俗被带到了法国和英国等地。人们最乐此不疲的一项节日活动类似于摸彩。年轻女子们的名字被放置于盒子内,然后年轻男子上前抽取。抽中的一对男女成为情人,时间是一年或更长。

基督教的兴起使人们纪念众神的习俗逐渐淡漠。教士们不希望人们放弃节日的欢乐,于是将牧神节(Lupercalia)改成瓦沦丁节(Valentine'sDay),并移至二月十四日。这样,关于瓦沦丁修士的传说和古老的节日就被自然地结合在一起。这一节日在中世纪的英国最为流行。未婚男女的名字被抽出后,他们会互相交换礼物,女子在这一年内成为男子的Valentine。在男子的衣袖上会绣上女子的名字,照顾和保护该女子于是成为该男子的神圣职责。

传说五

传说以前在英国,所有雀鸟都会在2月14日日交配求偶,如黑鸟、山鹑等,皆在2月间求偶。所以,人类也认为每年的2月14日是春天万物初生的佳日,代表着青春生命的开始,也仿效雀鸟于每年的2月14日选伴侣。

编辑本段

节日礼物

玫瑰

在情人节的习俗中,鲜花和巧克力是庆祝时必不可少的。这是男性送女性最经典的礼物,表明专一、情感和活力。玫瑰代表爱情是众所周知的,但不同颜色、朵数的玫瑰还另有吉意。

在希腊神话中,玫瑰就是美神的化身。在世界范围内。玫瑰是用来表达爱情的通用语言。玫瑰颇色丰富,不同颜色有着不同的寓意。

不同数量

花有灵性有花语,数目不同代表意思不一样:

0朵玫瑰代表——爱你在心口难开!

1朵玫瑰代表——我的心中只有你ONLYYOU!

情人节玫瑰

2朵玫瑰代表——这世界只有我俩!

3朵玫瑰代表——我爱你ILOVEYOU!

4朵玫瑰代表——至死不渝!

5朵玫瑰代表——由衷欣赏!

6朵玫瑰代表——互敬互爱互谅!

7朵玫瑰代表——我偷偷地爱著你!

8朵玫瑰代表——感谢你的关怀扶持及鼓励!

9朵玫瑰代表——长久ALWAYS!

10朵玫瑰代表——十全十美无懈可击!

11朵玫瑰代表——一生一世只爱你一个!

12朵玫瑰代表——对你的爱与日俱增!

13朵玫瑰代表——友谊长存!

14朵玫瑰代表——骄傲!

15朵玫瑰代表——对你感到歉意IMSORRY!

16朵玫瑰代表——多变不安的爱情!

17朵玫瑰代表——绝望无可挽回的爱!

18朵玫瑰代表——真诚与坦白!

19朵玫瑰代表——忍耐与期待!

20朵玫瑰代表——我仅一颗赤诚的心!

21朵玫瑰象徵——真诚的爱!

22朵玫瑰象徵——祝你好运!

25朵玫瑰象徵——祝你幸福!

30朵玫瑰象徵——信是有缘!

36朵玫瑰象徵——浪漫!

40朵玫瑰象徵——誓死不渝的爱情!

50朵玫瑰象徵——邂逅不期而遇!

99朵玫瑰象徵——天长地久FOREVER!

100朵玫瑰象徵——百分之百的爱100%LOVE!

101朵玫瑰象徵——最……最爱!

108朵玫瑰象徵——求婚!

不同颜色

粉红色的玫瑰:初恋。

红色的玫瑰:热恋。

橙红色的玫瑰:美丽。

白色的玫瑰:尊敬。

黄色的玫瑰:道歉。

深红色的玫瑰:羞怯。

淡绿色的玫瑰:青春长驻。

巧克力

巧克力—只给最爱的人

情人节的巧克力也是不可或缺的。巧克力自它诞生以来就于情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相爱的人们用甜蜜的巧克力表达对爱人的浓浓情谊。爱是巧克力,爱是熔化的心。巧克力在情人节礼物中与玫瑰花相比是不分伯仲的。巧克力在玛雅与阿兹特克文化,被视为具有神秘与催情的特质。

榛子巧克力——忠贞

果仁巧克力——可人

酒心巧克力——与你共醉

奶香巧克力——我的蜜糖

其他鲜花

红色郁金香——爱的告白。

蔷薇——求爱

满天星——爱怜

百合——百年好和

向日葵——爱慕

合欢——欢乐

金盏花——迷恋

红豆——相思

石斛兰——任性美人

红菊——我爱

紫丁香——羞怯

白丁香——念我

郁金香——爱的寓言

杨柳枝——依恋

紫萝兰——永恒之美

波斯菊——永远快活

玛格丽特——情人的爱

勿忘我——勿忘我有,“花中情种”之称

秋海棠——相思红

月季——爱情的信物、代名词

水晶

白水晶:代表纯洁、无私。

情人节水晶饰品(16张)

紫水晶:代表浪漫、神秘。

黄水晶:代表财富、鸿运。

茶晶:代表稳健、安泰。

绿水晶:代表正义、发展。

绿幽灵水晶:代表财路正、事业兴。

金发晶:至美、至尊。

手写情书

—纸做的爱情,也会永恒

手写情书,就像戒指见证婚姻一样,恋爱中不能没有它。如今时代,人们已经习惯于用手机短信、电子邮件、QQ、视频等方式来表达彼此的爱慕之情,手写情书的时代似乎已经离我们远去。然而,不能逝去的,是那些隐藏在字里行间的海誓山盟、爱意缠绵,是人们永远都在追求的至纯至真的爱情。

电影

黑白画映—你就是我最美丽的风景

爱情是人类永恒关注的主题,而电影作为抒写生活的最佳工具,也一直在孜孜不倦的描摹着爱情的种种:初恋、热恋、狂恋、单恋……在情人节的这天带她去看一场见证你们爱情的电影,进入电影的世界中去寻找你们渴求的爱情。

晚餐

亲爱的,我送给你的晚餐只有爱

玫瑰花是情人节的开场,巧克力是情人节的温存,作为情人节压轴的则一定就是晚餐。不论你是想给你的她一份怎样大的情人节晚餐,不论你们的晚餐是在幽幽的烛光里,是在漫天星光的广场上,还是在叫卖声起伏的路边小摊,对于晚餐的内容,也都只有一个,就是爱。

亲密接触

心动不如行动

2月14日,日本人满世界寻找自己的初恋情人;埃及人在开罗公园悄悄地勾了勾手;美国人捧着玫瑰和钻石:“我们是世界上最浪漫的人,因为谁也不如我们风流和富有”;法国人擦擦嘴边的唇印:“浪漫有的在精神,有的在身体。我们幻想一个热吻天长地久。”情人节的亲密接触不是强行的,一切水到渠成。无论是亲吻还是牵手、拥抱都会因为节日的氛围变得弥足珍贵与难忘。

你自己

我的地盘你做主

按照她/他最喜欢的形象去设计自己,擦一点她/他最喜欢的香水,把自己打包送给对方,要相信自己是上天赐给她/他的最好礼物。

编辑本段

节日文化

情人节的晚餐约会通常代表了情侣关系的发展关键。

美国文化

男性在这一天向他的女性朋友说“情人节快乐”已经没有特别的感情关系,而逐渐演变为有如公开场合的打招呼的形式。但男性较少在公开场合对另一位男性如此打招呼。

英国文化

从17世纪开始,情人节变得普遍。意大利情侣会在朱丽叶爱墙上发送表达爱意的小纸条。

日本文化

女性送巧克力给她喜欢的男性,而男性则在一个月后的ホワイトデー(WhiteDay,即白色情人节)回礼表衷肠,这是日本商人于1965年炒作的结果。

在中国大陆,改革开放后,随着商业炒作的发展,不少年轻男女也开始庆祝这个节日。由于对“情人”一词的不同理解(在汉语中,“情人”有时包含“情妇”、“情夫”、即合法婚姻以外的男女关系的意味),遭到很多非议,另一方面,由于担心西方传统节日不断涌入中国文化,冲淡了对传统节日的庆祝,这一节日经常遭到保守人士的反对和抵制。直到现在,每年的这一时候,仍在媒体上有着类似评论。

中国大陆

改革开放后,不少年轻男女也开始庆祝这个节日,年轻人对该节日的重视程度已经可以与春节、中秋节相比。一般是男生送女生礼物比较正式,女生也要有所表示。除此之外的重要活动内容是到比较浪漫的地点共进晚餐,互相在网络爱墙发送祝福也成为新的时尚,表示爱情的承诺与永恒。对于正在追求女孩的男生来说,如果这一天女孩接受了他的情人节礼物或者表示接受邀请,就意味着恋爱关系的确定。由于对“情人”一词的不同理解(在大陆用语中,“情人”有时包含“情妇”、“情夫”,即合法婚姻以外的男女关系的意味),遭到一些非议。另一方面,由于担心西方节日不断涌入中国,冲淡了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庆祝,这一节日经常遭到部分人士的反对。

中国台湾

也庆祝这个节日,未有交往对象年轻男女常在这天向心上人告白,情侣亦会在这天约会。

中国香港

香港:受到西方文化长期影响下,庆祝情人节已有多年历史。男女会互赠礼物,男送女的标准礼物通常是鲜花、巧克力、首饰等,女送男的一般是手表、领带等男士服饰用品,并且常会到餐厅享用烛光晚餐。

中国澳门

在情人节日,男女情侣都非常重视这天的节日。男送女鲜花,女则会送给男朱古力(巧克力)。

编辑本段

中国情人节

中国在习俗上还有三个节日可以称为“情人节”,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庆祝这些节日。

起源

七夕节被称为中国的情人节,原名为乞巧节。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

“七夕”最早来源于人们对自然的崇拜。从历史文献上看,至少在三四千年前,随着人们对天文的认识和纺织技术的产生,有关牵牛星织女星的记载就有了。人们对星星的崇拜远不止是牵牛星和织女星,他们认为东西南北各有七颗代表方位的星星,合称二十八宿,其中以北斗七星最亮,可供夜间辨别方向。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叫魁星,又称魁首。后来,有了科举制度,中状元叫“大魁天下士”,读书人把七夕叫“魁星节”,又称“晒书节”,保持了最早七夕来源于星宿崇拜的痕迹。

“七夕”也来源古代人们对时间的崇拜。“七”与“期”同音,月和日均是“七”,给人以时间感。古代中国人把日、月与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七数在民间表现在时间上阶段性,在计算时间时往往以“七七”为终局。旧北京在给亡人做道场时往往以做满“七七”为完满。以“七曜”计算

中国情人节

“星期”,在日语中尚有保留。“七”又与“吉”谐音,“七七”又有双吉之意,是个吉利的日子。在台湾,七月被称为“喜中带吉”月。因为喜字在草书中的形状好似连写的“七十七”,所以把七十七岁又称“喜寿”。

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

在我国,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天气温暖,草木飘香,这就是人们俗称的七夕节,也有人称之为“乞巧节”或“女儿节”,这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

在晴朗的夏秋之夜,天上繁星闪耀,一道白茫茫的银河横贯南北,争河的东西两岸,各有一颗闪亮的星星,隔河相望,遥遥相对,那就是牵牛星和织女星。

七夕情人节图片(5张)

七夕坐看牵牛织女星,是民间的习俗,相传,在每年的这个夜晚,是天上织女与牛郎在鹊桥相会之时。织女是一个美丽聪明、心灵手巧的仙女,凡间的妇女便在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艺,也少不了向她求赐美满姻缘,所以七月初七也被称为乞巧节。

人们传说在七夕的夜晚,抬头可以看到牛郎织女的银河相会,或在瓜果架下可偷听到两人在天上相会时的脉脉情话。

女孩们在这个充满浪漫气息的晚上,对着天空的朗朗明月,摆上时令瓜果,朝天祭拜,乞求天上的女神能赋予她们聪慧的心灵和灵巧的双手,让自己的针织女红技法娴熟,更乞求爱情婚姻的姻缘巧配。过去婚姻对于女性来说是决定一生幸福与否的终身大事,所以,世间无数的有情男女都会在这个晚上,夜静人深时刻,对着星空祈祷自己的姻缘美满。[6]

有一些人把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或七夕称作“中国的情人节”,在汉代,七夕的庆祝已经很普遍了,但传统上庆祝七夕的内容与情侣约会之类的活动无关,只是乞巧、许愿的节日。后来由于牛郎织女在七夕鹊桥相会的传说赋予了七夕节以情人节的含义。近年中国年轻人又以庆祝西洋情人节的方式庆祝七夕,内容上与传统习俗并无关系。

别称

双七:此日,月、日皆为七,故称,也称重七。

香日:俗传七夕牛女相会,织女要梳妆打扮、涂脂抹粉,以至满天飘香,故称。星期:牛郎织女二星所在的方位特别,一年才能一相遇,故称这一日为星期。王勃的《七夕赋》“伫灵匹于星期,眷神姿于月夕”把星期与月夕相提并论,点出了一年四季中与亲情、与爱情相关的最美好、也最凄楚动人的两个夜晚。大约正因如此吧,后人便把男女成婚的吉日良辰叫作“星期”。

巧夕:因七夕有乞巧的风俗,故称。女节:七夕节以少女拜仙及乞巧、赛巧等为主要节俗活动,故称女节,亦称女儿节、少女节。

兰夜:农历七月古称“兰月”,故七夕又称“兰夜”。

小儿节:因乞巧、乞文等俗多由少女、童子为之,故称。

穿针节:因这天有穿针的习俗,故称说

紫色情人节:根据紫阳花的盛开时间来说的,紫阳花又称绣球花,盛开在梅雨季节(夏天开放),因花从盛开到凋零会变很多颜色:有红蓝绿青等好几种颜色,代表多姿多彩的幸福生活,而紫色是浓到淡的紫色也象征多变所以用紫色象征紫阳花,不是因为它善变,是为了在梅雨季中也能使我们快乐,才如此殷勤的变化著自己的色彩。如果七夕在处暑之前,就是紫色情人节了

元宵节

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在习俗上比较近似情人节,在唐代古诗中,就有描写元宵节的诗句。在宋代,朱淑真(一说为欧阳修所作)的生查子写道:“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元宵亦称“上元节”,是一年中第一个圆月高挂的夜晚,还是一个快被遗忘的“中国情人节”。豫园、古猗园、上海植物园今年不约而同地重启情人节主题。豫园的凝辉路南侧便以“爱情街”为主题命名,完美地契合了“中国情人节”的主题。于是这里成双成对亲密接吻的天鹅灯、金鱼灯和鸳鸯灯密布于道路上空,将甜蜜的味道洒向游客。古猗园元宵灯会,为有情人提供了一个韵味十足的传情方式,在灯影绰约的古典园林里,携手共提一盏花灯,相互探讨猜几条灯谜,握着暖暖的手品尝暖暖的元宵,让永不凋谢的玫瑰见证永不落幕的爱情,各式各样的活动为情侣、夫妻相会增添了喜庆的气氛。

元宵佳节到来之际,挖掘它的节日文化和韵味,才会让节日多一份文化,多一份情致,尤其是元宵佳节,大家心中似乎只知道吃汤圆、舞狮子、耍龙灯、跑旱船、踩高跷、打腰鼓、扭秧歌。不曾想,其还有情人节的味道,古代女子平日“三步不出闺门”,只有到了元宵才可结伴夜游观灯,物色对象谈情,从而衍生出“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这样的唯美浪漫。

中国情人节有多少情在其中?元宵节的情人节更胜过西方2月14日情人节的味道,但似乎我们的情人节,仅仅是诗情画意中,而不是实际行动中。过西方情人节,经常订不到一桌饭,购买一束美丽的花也很紧俏,情侣们的消费活动融入到了经济生活。但元宵节的情人节,我们还仅仅是为了赏灯而赏灯,于是少了一份情致,少了一份情话,更少了一份情。

少了情的元宵节能否成为中国情人节?即便是通过以“爱情街”为主题,契合“中国情人节”的主题的游园活动,人们能看到的还只是情人节的外表,没有挖掘出情人节的文化。这怎么能成为情人聚会,或者情人消费、情人观灯的理想时间或者佳节?

古有诗云:“每逢佳节倍思亲”,佳节里应该多一份情字,要心中有情。心中有情,就会多一份关爱,多一份关注,多一份爱好,节日不再是外表,更在人们的心中,在人们的情话中。让大家把情留下,把根留下,也把文化留在心中,这才是真正的情人节,才能让中国情人节放射异彩,为中国节日增添美好的生活。[7]

上巳节(农历三月初三)

在一些少数民族依然流行的节日上巳节(又称三月三)更符合情人节的内容。上巳节本来是青年男女踏青、社交、结交异性的节日,汉之前更有野合的习俗,后来礼教兴起,野合的习俗消失,但当时男女交往还是比后世自由,年轻男女依然会在当天到郊外踏青游玩。到南宋时理学兴起,礼教变得森严,上巳节就在汉民族文化中式微了。

习俗

①:南瓜藤下听声

②:吃巧果

③:拜巧姑

④:穿针乞巧

⑤:为牛庆生

编辑本段

节日之最

最早的情人节

有史可查的现代意义上的瓦伦丁情人是在十五世纪早期。法国年轻的奥尔良大公在阿根科特(Agincourt)战役中被英军俘虏,然后被关在伦敦塔中很多年。他写给妻子很多首情诗,大约60首保存至今。

用鲜花做瓦沦丁节的信物在大约两百年后出现。法王亨利四世(HenryIV)的一个女儿在瓦沦丁节举行了一个盛大的晚会。所有女士从选中她做Valentine的男士那里获得一束鲜花。

就这样,延续着古老的意大利,法国和英国习俗,我们得以在每年的二月十四日向自己的朋友传递爱的信息。

鲜花,心形糖果,用花边和摺穗掩盖了送物人名字的信物,不仅仅是代表着一份份真挚的爱,更是对敢于反抗暴政的瓦伦丁修士的最好缅怀。

情人节最多国家

在韩国一年中有12个情人节,为世界之最[8],分别是:

1月14日(日记情人节)|2月14日(情人节)|3月14日(白色情人节)|4月14日(黑色情人节)|5月14日(玫瑰情人节)|6月14日(亲亲情人节)|7月14日(银色情人节)|8月14日(绿色情人节)|9月14日(相片情人节)|10月14日(葡萄酒情人节)|11月14日(电影情人节)|12月14日(拥抱情人节)

编辑本段

衍生节日

除西方传统情人节和中国七夕情人节之外,还有以下12个情人节:

网络情人节

5月20日和5月21日(NetworkValentine'sDay)

基本概念

曾几何时,互联网世界悄然兴起了一个由数以亿万计的网民自发组织的网络节日——网络情人节。这是虚拟网络世界的第一个固定节日,定在每年的5月20日和5月21日,因为“520”和“521”的谐音都是“我爱你”。[1]

根据0和1指代的不同,520是专为女性设定的节日、而521是专为男性设定的节日。男性可以选择在5月20日对喜欢的女性表白“520”(我爱你),5月21日这一天就是确定答案的日子了,被感动的MM们记得向心仪的男士或男友回复“521”表示(我愿意、我爱你)哦。因此,每年5月20日和5月21日的“网络情人节”也成为了情侣们登记结婚的吉日。

网络情人节旨在宣扬健康的网络文化,树立理性的网络认知。让网络情感成为现实生活的弥补,但不与现实相冲突,为网络情感引导一个正确的方向,趋利而避害,这是网络情人节的倡导理念。

节日起源

数字电视、数字网络、数字信号……当数字化革命来临时,爱情也受到了波及。聪明绝顶的网虫成功破译出了“520=我爱你”这个不亚于哥德巴赫猜想的世界级爱情密码后,爱情也掀起了一场“数字化”革命。歌手范晓萱唱过一首《数字恋爱》,歌词里数字“520”喻成“我爱你”,这三个数字已被赋予了爱的含义,随后,“521”也被爱情中的男女们赋予了“我愿意、我爱你”的意思。2005年,音乐人吴玉龙的一首网络歌曲又将“我爱你”与“网络情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渐渐地,每年的5月20日和5月21日就成了网友们自发兴起的节日——网络情人节[2]。520、521,简单的网络流行语言,表达的是人们对爱情的美好向往。5201314(我爱你一生一世)、334420(生生世世爱你),“数字化”爱情在网络上迅速蔓延开来。

“520”、“521”以温馨、浪漫、时尚的形象迅速在网络上走红,他们成了网络人士的新宠,他们为爱情代言。在这个眼球经济时代,汽车、香烟、手机等精明的商家紧紧扣住时代的命脉,随即把520从网络下载到了现实生活中,于是就有了520汽车、520手机……

终于,虚幻的网络世界和真实的现实生活来了一次“火星撞地球”式的碰撞后,5月20、21日,两个原本平常的日子也被赋予了特别的意义,一个以“我爱你”为主题的节日呼之欲出,爱如潮水般向我们涌来,并且大有取代西洋情人节和中国传统七夕情人节之势。5月20日和5月21日这两天,结婚要排长队、玫瑰花自然要涨价、还有无数的剩男剩女们想鼓起勇气向心中的那个他(她)表白……那么,在这两天,让我们把爱大声喊出来:520(我爱你),521(我愿意)!恋爱中的男女希望每一天都在过节。被赋予了浓厚爱意的“5.20”、“5.21”其受追捧程度大有超越2·14情人节之势。

一般年份,5月20日当天登记结婚的人就非常多,和其谐音“我爱你”、又有“网络情人节”之称的超强魅力有很大关系。不过,部分年份的5月20日是周末,大多数婚姻登记部门都照常休息,一些新人便把目光转向了5月21日,他们觉得按照当地的方言,521听起来更像“我爱你”,更像“网络情人节”,不仅寓意好,日子也好记,于是,他们就选这一天登记结婚了。因为520、521来自网络,很多网络中的男女都成了网络情人,其中不少情侣还逐渐发展成为夫妻,甚至越来越多现实中的情侣和夫妻,也通过手机网络(微博)来相互表白、打情骂俏,从而进一步加深感情。所以网友们将5月20日和5月21日这两个成双成对的日子定为网络情人节。

白色情人节

3月14日(diaryday)

关于“白色情人节”的来源众说纷纭,而最多见的是起源与日本一说

白色情人节

。但实际上,“白色情人节”是起源于意大利的罗马,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一开始,3月14日是没有名字的,与2月14日一样都叫做“情人节”。后来,人们为了把两个节日区分开来,便将3月14日定为“白色情人节”。

白色在欧洲国家看来是纯洁、清纯、有灵性的,就好像年轻的少女一般,就像西方人结婚要穿白色婚纱。这便成为了“白色情人节”名称的重要来源之一。因为逐渐的流传与发展,“白色”所代表的更是期盼与幸福,是对恋人的祝福。

“白色情人节”源于欧洲国家,于上世纪70年代被日本人所接受并广泛流传。逐渐地,“白色情人节”流行于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省等地区,是我们所知道的西方情人节的延续。

传说一

“白色情人节”最早起源于三世纪时的罗马。罗马皇帝在2月14日救了一对因为原本因违反恋爱结婚禁令而要被处死的恋人,罗马皇帝为了纪念这一天而设立了情人节。而在一个月后的3月14日,这对获救的恋人宣誓恋情将至死不渝,为纪念这天于是另订为白色情人节。而此节日就从欧洲开始流传到世界其它地方。

另外,这也是跟日本的民间传说有关的一个情人节。2月14日原本是女孩子对男孩子诉诸情意的日子,由女孩子送情人节巧克力、情人礼物给男孩子,但是渐渐发展到最后,已经不分彼此,情人节由谁主动送礼物已经不重要了。在日本,如果一方在二月十四日当天收到异性送的情人礼物表达爱意,而且对对方也有同样的好感或情意时,就会在三月十四日回送对方一份情人礼物,表示彼此已经心心相印了。所以他们就把三月十四日这一天,订为“白色情人节”。

传说二

Valentine(圣瓦伦丁)这个英文字的字义是数个圣人名字,最有名的两位殉教者均为克劳第斯(Claudius)帝时代的人,纪念日为2月14日,(St.Valentine'sDay)圣瓦伦丁纪念日除了被认为是鸟类选择伴侣和交配的日子外,亦可解释为情人节所选出的情人,亦或在情人节通常以带有伤感或滑稽之内容来赠送恋人的匿名信或卡片,还有就是情人节所送的礼物。而此节日就从欧洲开始流传到世界其它地方。

白色情人节是男生对女生表达心意的日子。女生在2月14日情人节时会送礼物或巧克力给心仪的男孩,等到3月14日时男生若也对此女孩有所感觉,就会回礼予这位女孩。

也有说白色情人节是在日本在商业行销下所创造出的节日,日文称为“ホワイトデー”(WhiteDay)。这个节日诞生于1965年,由日本福冈市的甜点(果子)制造商“石村万盛堂”所发起,以鼓吹男性应该要回礼给女性,作为促销糖果的手段。这个节日最早称为“糖果赠送日”(キャンデーを赠る日),后来因为糖果所使用的砂糖是白色的,所以改名白色情人节。

日本男性在回礼时,除了糖果与白巧克力之外,还包括其他各种可食用或不可食用的礼品。

习俗

由于“白色情人节[9]”起源于欧洲,所以欧洲人对过“白色情人节”已有一定的

纯手工曲奇

历史,并已形成了相当成熟的习俗。相传,2月14日,男孩送女孩给礼物(一般为玫瑰花和巧克力)。经过一个月的考虑和考察,到了3月14日,如果女孩回赠男孩礼物(一般送纯手工曲奇),就表示女孩认可男孩,可以谈恋爱了。因此3月14日又称为白色情人节。相比2月14日的热烈,3月14日的故事表明了它更当是一个甜蜜的、相会的日子。

礼物文化

纯手工曲奇是“白色情人节”的主要礼物,来源于英国的音乐家爱德华·埃尔加夫妇的爱情故事,因为爱德华的作曲灵感就是来源于他妻子所制作的纯手工曲奇——皇后恋曲,所以纯手工曲奇所代表的是女生对男生的温柔、体贴、及爱意,所以成为了女士回礼给男士的重要礼物。

因为西方有过“白色情人节”的习俗,所以在这一天,或者购买纯手工曲奇,以表达她们心中的爱意。

近年来,“白色情人节”的风也开始向中国内地吹来,成为了情侣间必过的另一个节日,纯手工曲奇便成为了“白色情人节”女生给男生比送的礼物之一。[10]

日记情人节

1月14日(diaryday)

在这一天,情侣们会互赠足够纪录一整年恋爱情事的日记本,以此象征两人将携手走过未来一年,并留下更多美好回忆。

而单身的女孩子们,在这新的一年的开始,对自己喜欢的人要有表白和计划,写在自己的日记本里,在心中撒下爱的种子。

黑色情人节

4月14日(BlackDay)

就像恶搞一样,4月14日,是黑色情人节。听名字可能就能知道几分意思,跟“光棍节”差不多,据说此节来源于韩国。

似乎这个情人节就是来自于没得过情人节的人群的怨念:虽然并非天下有情人都能天长地久、甚至曾经拥有,但谁说孤家寡人或旷男怨女就不能过情人节?“黑色情人节”就是属于单身贵族们的情人日。在前两个月他们或许既没收到甜蜜小礼物,也没人可以送巧克力,但4月14日这天,大家共聚一堂,彼此鼓励、加油打气,化悲愤为力量,倒也热热闹闹十分开怀,藉此消除形单影只的落寞感。

说是这么说,但是单身贵族们却能也在这一天欢天喜地,过节的人会让自己生活在百分百的黑色世界里,穿黑色套装、黑帽子、黑皮鞋,吃黑豆制成的面条,喝咖啡也不加奶精,享受黑咖啡的苦涩原味,让爱情暂时见鬼去吧!

玫瑰情人节

5月14日(YellowandRoseDay)

5月14日也是情人节,如果已经到了5月,你的事情还是没有任何进展,在这一天穿着黄色衬衫或黄色套装,吃黄色咖喱饭,就是告诉大家:“Iamstillavailable(我还是单身)!”的最好暗示。春日融融,将黄色穿在身上,也相当符合季节气氛。5月是玫瑰发芽的时节,气候宜人适合出游,因此许多情侣都选在这天相携到户外踏青,所以5月14日也有“玫瑰情人节”之称。

在玫瑰情人节也是作表率的日子,送人红玫瑰是倾诉爱意;送白玫瑰花表示仍犹豫未决;若送上一束黄玫瑰,就是说再见咯。

亲吻情人节

6月14日(KissDay)

6月14日当然也逃不掉。亲吻情人节,这是个属于成双成对恋人的重要节日,在这一天,情侣们不必再害羞,可以大大方方地用亲吻尺度来表达对对方的爱意的深浅。当然,花前月下,烛光晚餐等浪漫气氛,对一吻定情可是很有帮助的哦!而在这一天,世界各地也会有不同性质的“亲吻大赛”举行。

银色情人节

7月14日(SilverDay)

7月14日是银色情人节,是把你的意中人带回家给老爸老妈认识,或介绍给其他你所尊敬的长辈的好机会。当然,这一天的全部开销,都由这些“可爱的长辈”买单,但是你最好先确定长辈对这个节日很熟悉。银色情人节也是爱侣互赠银制礼品,饰物的日子。传统习俗是用银戒订婚,所以今天你们也去买一对,戴在手上,作为甜蜜心情的见证。

绿色情人节

(GreenDay)

8月14日名为绿色情人节,这可不是说要环保什么的,绿色情人节当然和蓊郁的森林脱不了关系。酷热难耐的夏日午后,不妨和你的另一半作一趟清爽而清新的森林之旅,尽情享受户外大自然,度过健康而愉快的一天。

音乐情人节

9月14日(音乐情人节MusicDay&相片情人节PhotoDay)

这个名字超长的情人节定在9月14日这天。音乐情人节这一天是举办大型社交活动,轻歌曼舞的日子,也是将你的心上人介绍给朋友,同事认识的好机会。而单身一族,更可以借此机会看看活动现场有没有自己中意的对象。许多情侣喜欢在这天就这蔚蓝晴朗的天空合影,所以9月14日又称为“相片情人节”。

葡萄酒情人节

10月14日(WineDay)

10月14日,恋人们轻啜葡萄美酒,庆祝充满诗意的秋天。通常小两口会选择在浪漫且别致的餐厅里共进晚餐,然后聊聊彼此对未来的规划,以及共同的目标等话题。

电影情人节

11月14日(OrangeDayMovieDay)

电影情人节这一天,情侣们可以连赶两场电影,或许先看一部紧张刺激的动作片发泄压力,然后再来一部感人肺腑的浪漫爱情片互拭泪水。看完两人也该补充水分了,来杯健康的百分百橙汁吧!单身的人这一天也要喝杯柳橙汁,当然,想喝两杯才痛快也没人管的着。看来是果汁商想出来的节日。

拥抱情人节

12月14日(HugDay)

12月14日,想和你的情人抱多久都可以,在公开的场合拥抱,向世人宣告你俩的爱意,也让寒冷的冬天变得格外温馨。尤其是那些甜甜蜜蜜庆祝过2月14日华伦亭情人节的情侣,到了年底依然能热情拥抱,也见证了两人情意如昔。

其实,现在很多人对于黑色情人节在内的许多西方情人节并不熟悉,也不清楚它的起源,过这些节日的人并不多。各种节日的出现与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很大关系,虽然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过各种节日也要防止盲目,情人节重在增进情侣之间的感情,而不是花多少钱。文章由www.ly-hongyuan.com编辑。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