蚯蚓结 麋角解 水泉动出自哪里

2025-04-28 23:55:20

这是古人对于冬至的描啄醴荇侧述,无从考证出处。

古代将冬至分为三候:“一候蚯蚓结;二候糜角解;三候水泉动。”

1、蚯蚓结:传说蚯蚓是阴曲阳伸的生物,此时阳气虽已生长,但阴气仍然十分强盛,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缩着身体。

2、糜角解:夏至一阴生,故鹿感受阴气而解角;冬至一阳生,故糜感阳气而解角。古人认为麋的角朝后生,所以为阴,而冬至阳气开始复生,麋感阴气渐退而解角。

3、水泉动:深埋于地底之水泉,由于阳气引发,开始流动。由于阳气初生,所以此时山中的泉水开始流动并且温热。

蚯蚓结 麋角解 水泉动出自哪里

扩展资料

三候的由来:

我国的星象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古人很早开始就探索宇宙的奥秘,并由此演绎出了一套完整深奥的观星文化。北斗七星是北半球(我国位于北半球)的重要星象,北斗七星循环旋转,斗转星移时北半球相应地域的自然节律亦在渐变,因此成为上古人们判断节气变化的依据。

“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农耕生产与大自然的节律息息相关,它是上古先民顺应农时,通过观察天体运行,认知一岁中时候(时令)、气候、物候等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每个节气都表示着时候、气候、物候,这“三候”的不同变化。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相关推荐
  • 阅读量:47
  • 阅读量:54
  • 阅读量:65
  • 阅读量:47
  • 阅读量:80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