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备战考研(适用理工类)

2025-04-16 15:19:12

1、1. 为什么要考研大部分考研的人都是希望能够在毕业后竞争力更大,也有部分考研人是希望能够借此换一下专业,或者进入本科没有机会就读的名校;很多学弟学妹及网友经常问我要不要考研,这个问题没有答案,只有自己最清楚要不要考研,我只能结合自己的实际经验告知准备考研的朋友一下以下几点现象:a. 研究生普遍起薪比本科生高2000~3000;大多数公司工资每年的涨幅通常在1000左右;经常出现的现象是刚毕业的研究生比工作3年的本科生工资要高;b. 技术类的研究生学历会对晋升有加分;c. 本科毕业直接工作,工作经验会多,对于跳槽及及早晋升有好处。

如何备战考研(适用理工类)

2、2. 考研准备时间及时间安排考研准备时间建议保证在7个月以上;其中英语及数学的学习时贯穿整个准备过程的,政治及专业课可以放在最后2-3个月;既然选择了考研,就要全身心的投入,切记两天打渔三天晒网。笔者当年准备考研准备了9个月,期间除了偶尔周末会放松一下,大部分时间都是每天早上7点就到小树林读英语或者政治1个小时,然后在到图书馆看书做题。千万不要给自己找借口!

3、3. 考研科目四门课,分别为数学、英语、政治及专业课;考研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分数高不高,看数学;分数过不过,看英语。数学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总分数的高低;因为对于英语和政治,满分100分,基数相比数学和专业课的150分本来就小,再加上想要在这两门课上拉开差距,难度很大,因为经过考验准备后,大部分考生在这两门课上的差距基本集中在50-75之间。而对于专业课,难度不会太大,并且有一些主管题存在,但分数也不会给太高,基本集中在110~130之间;而数学全是客观题,并且分数波动非常大,因此总分的差距主要来源于数学。

4、4. 考研炭摆牦赐辅导教材在这方面一定要选大家都在用的资料,一个是心理作用:因为如果你发现周围的80%的人都在用A书进行复习,你和一小撮人在用B书复傍闭渌幔习,那么问题就来了,你就会思考哪本书更切合真实的考题,A书会不会比B书预测得更准,复习得更全?思考着思考着你就容易放弃了。数学:关于教材,如果你是重点大学的就直接用原来用过的教材,没必要统一用同济大学的高等数学,一方面用原来的教材入手非常快,另外其实教材都是大同小异,如果另外重新选教材表述会有所不同,入手较慢浪费时间。关于数学我推荐李老师的复习全书。复习全书,这本书千万别着急看完,慢慢来,并且至少做两遍,我做完这个离考研只有两个月了,当时很多同学早已经忙着做真题,其实完全没有必要。记住:真题不是拿来练手的,是用来增强你的信心的;如果还没有准备好,就盲目的去做真题,只会打击你的信心。英语:最重要最重要的就是词汇量,所以考研人可以在前面几个月专攻词汇,词汇书推荐有例句的词汇书,读这些例句一方面可以可以加强理解能力,同时也更容易记忆;需要指出的是,单词的记忆是非常枯燥的,词汇书我当时只看完过一遍,第二遍只看到一大半,非常耗时;并且单词的记忆是贯穿整个过程。单词准备得差不多了就可以看黄皮书了,黄皮书的难度还是比较大的,应该比真题难一点。在这个过程中,也要注意积累词汇量。政治:推荐任老师系列的相关书籍,不过多解释;专业课:最重要的是官方推荐的教材,对于课后的习题应该有选择性的练习,当然如果能够联系上目标院校的学长,也可以找他们要一点专业相关的资料,可能会有帮助。真题的话可以在万能的淘宝上买,我当你就选择性的做了2~3套真题,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看教材。

5、5. 要不要报辅导班个人不推荐;一是需要根据辅导班来安排计划,有时会打乱自己的机会;二是浪费在路上的时间很多;三是听不如看。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