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黑龙江省考申论写作:四种方法让标题升华

2025-03-20 02:02:32

1、两部三重强调法“两部”指的是该题目分为两个部分:(1)前面部分用精炼的语言概括所要描述事物的背景。(2)后面部分鲜明地提出自己的观点。通过“先概括再发声”的方式强化自己的观点。“三重加强”指的是:(1)第一重加强:带有较强动作含义的词汇,如“推动”、“打造”、“荡涤”等。(2)第二重加强:带有“新”、“大”、“全”等字的定语,如“新时代”、“新形势”、“新浪潮”、“大环境”、“全面”等。(3)第三重加强:把要描述的关键词加上引号。

2、眼球吸引法“用参与的力量提升文化水位”。该题目起的中规中矩,是最容易学习的题目类型。也就是说,当我们想不出特别好的词汇时,可以借鉴它的结构,至少能够快速拟定一个不差的题目。可以把重点放在结尾词汇的构造上,把题目起的吸引眼球一点,例如该评论的“文化水位”4个字。本题目的结构是“用A的力量提升B”。其中“力量”可以视情况替换为“活力”,“提升”也可以改为“倒逼”等词。该结构通用性非常强,无论是正面论述/弘扬还是反面驳斥/批判类的文章都可以使用该结构。

3、对偶法例如:“促进公平正义 护航美好生活”。这就是典型的“对偶”类题目,特点是前后两句字数相等、句法相似、平仄相对、意义相关,是考生最容易掌握的取题目方式。“对偶”类题目最大的优势是前后两部分紧密相关,有很强的概括力。同时,由于形式上看上去整齐均匀,给人一种非常和谐简练的感受,视觉观感很好。考生在取题目的时候不必严格遵照平仄要求,只要能做到前后字数相同、结构相似即可。

4、朴实无华法此类题目朴实无华,但蕴含力量,例如“以公平托起更高质量就业”“让软环境成为旅游软实力”。此类题目都非常朴实,不是所有的题目都要追求华丽。两个题目中的“公平”和“软环境”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词汇,非常通俗易懂。作者正是为了突出自己的观点,才不把题目起的太过于华丽。作为读者,一眼就能看出作者在强调“公平”和“软环境”分别对于“高质量就业”和“旅游软实力”的作用,这就是作者想要达到的目的。如果在考场上一时间想不出特别华丽的题目,也不用特别纠结。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