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爱发火脾气大怎么办
有很多妈妈面对孩子爱发脾气、爱发火、爱哭闹的情形,常常会不知如何应对,要么就是呵斥,要么就是赶紧满足孩子的需求,以达到让孩子尽快平息怒火的目的。可往往适得其反。前者容易让孩子愈加哭闹,欲罢不能;后者则让孩子掌握了一种武器,那就是凡事只要生气哭闹就一定可以得到解决......其实,在孩子发脾气时,我们应该先分析一下,让孩子发火闹脾气的原因都有哪些:
孩子发脾气哭闹的原因
1、自我意识发展的表现 孩子在自我意识高度发展的阶段,开始有了“独立”的愿望,想要自己干一些事情,对于大人的包办代替和一味的摆布开始感到反感,希望能够自己去独立地解决一些事情。瞽攥涛徭但由于能力有取,社会知识经验不足,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对头,常常容易弄巧成拙,而让他们看了自己的“无能”,于是在看到无法控制自己想要控制的事情时,孩子除了发脾气和哭闹,没有别的方法来表达他们的愤怒和受挫感。这是两岁多的孩子发脾气最大最主要的原因。比如小米在两岁时想要自己吃饭,可是自己吃时,又常常会发生舀不起饭或菜的现象(基本都是因为小米的要求太高,希望能舀起不大不小的一团饭或菜,太大了或太小了都不行),此时的小米就会大为光火,要么直接哭,要么直接把勺子给扔了,而且拒绝我们帮她、教她。
2、因为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而发脾气。 估计大多数孩子都会有这样的现象。而且通常是1岁多开始有了需求之后,一旦得不到满足,孩子就容易发脾气。小米正是这样,早在1岁多,我就发现她总是很着急地想要得到某一样东西,如果不给她就跪在地上生气。对于此,我们是坚决地不予理睬,如果小米要跪就让她跪,如果要哭就让她哭。等到小米发现自己发脾气、哭闹都毫无意义,得不到我们的注意和妥协,也无法因此而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后,慢慢地就不再这样乱发脾气了。而此时,我都会趁机告诉她“哭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3、由于受忽视而乱发脾气。 我曾经写过一篇《小小孩的“嫉妒”情绪》,说到一岁多的小米每次看到我抱别人、亲近别人骀旬沃啭时,就会立马赶上来,连爬带跳地非要我抱她,现在则不会要求我抱了,只会呆在一边生气,生气时还会愤愤地说“妈妈是我的,不给小朋友玩”。每当遇到这样的情况,我都会大声地肯定她“是呢,妈妈是你的呢,不过妈妈想和小朋友握一握手,好不好?”有的时候小米就释然了,有的时候还不乐意,我就再抱抱她,让她感受到我的的确确只是她的妈妈,我爱她。于是小米就改口“妈妈是我的,可以借给小朋友玩一下”。还有的时候我在干活,小米想让我给她读书,在几次三番扯着我,却得不到我的回应时,也会发脾气,尖声哭叫着往我怀里钻。我知道这是因为我忙于自己的事情,漫不经心的态度让她恼火了。赶紧放下手中的事务,告诉她妈妈正在干活,等干完活再陪小米读书。如果不是很急的事,就放开陪她玩。这样小米自然就不发脾气了。
几个关于宝宝发脾气时的建议
1、 1、家长的教育态度要一致。当孩子发脾气时,千万不要在成人中间形成几派,有人不理睬,有人去哄劝,有人离孩子而去,还有人跑到孩子面前讨好,更不要当着孩子争论。成人彼此之间一定要沟通好,一旦孩子发作,全家人采取一致的态度。否则孩子会更加哭闹不止。
2、家长切记自已不要经常发脾气。有的时候孩子爱发脾气都是源自于家长坏脾气的影响。当你想要发脾气时,一定要记着搞清事实真相再批评,不要因为我们的粗心误会了孩子。而且要就事论事的批评,不要扩大化、不要翻老账,更不要做全盘否定式的批评,不要使孩子感到自己一无是处。这一点自己尤其要牢牢记住并执行。
3、原则性的问题要坚持,不能妥协。一旦孩子发现,哭闹能有效地帮助自己达到目的,发脾气就会变成他(她)要挟家长的手段。家长对孩子的要求一定要有原则,该拒绝的就是不答应,必要时还可以采取一些小小的惩罚措施,比如停掉零食,禁止看电视,取消游玩计划等,让孩子认识到,乱发脾气对自己没有任何好处。
4、可以适时适度讲道理。孩子也是有分析和判断能力的,家长不妨给他们讲讲道理,告诉他(她)乱发脾气带来的坏处,鼓励宝宝培养健康的个性和正确的处事之道。但是当孩子火气最盛的时候不要企图去干涉,等到孩子心态平稳时再说。
5、如果孩子生气想打人时,坚决地予以制止,同时和他(她)说话帮助孩子自制。这点深有体会,小米在最初生气时会抬手打人来发泄,可是在我们的坚决制止之下,以及读了那本《小手不是用来打人的》书之后,小米不会再打了,最多在很生气时会告诉我“妈妈,我想打XX”,不再动手,而只是用言语告诉我她想打人,这已经是一个进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