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被秋凉伤了身!人的这三个部位冻不得

2025-04-07 05:40:50

  9月中旬,雨淅淅沥沥,温度比之前低了很多,人们换上了长裤和长袖,迎接寒意渐浓的秋季。到了这个时观锻娜叼候,不少人习惯贴秋膘了,“贴足秋膘好过冬”,从字面意思来看,就是让身体长肉,以此来抵御寒冷的冬天,真是如此吗?“人们常说的贴秋膘并不是单纯的长肉,而是把自己的身体调整到较好的状态。”营养师钟安君说。  每年入秋后都会炖党参鸭汤  “贴秋膘是老一辈流传下来的说法,应该也有道理吧。”陈先生还是一个孩童时,只是偶尔听到老一辈人提起过贴秋膘,“上初二年级那年秋天,第一次对贴秋膘有了较深的印象。那年立秋,父亲买了党参、枸杞、红枣等补品,和鸭子一起炖,那一锅汤真的很美味,直到现在,印象也非常深刻。”  营养师释疑贴秋膘不是长肥肉  贴秋膘最早流行于中国的北方,清朝时,民间流行在入伏这天悬秤称人,与立秋时体重对比来检验肥瘦。因为人在伏天胃口差,不少人都会变瘦。所以,夏天过后需要补,所以选在立秋这天贴秋膘。普通百姓家吃炖肉,条件好的人家吃白切肉、红烧肉、红烧鱼等。秋天又是收获的季节,因此,人们普遍都会选在秋天来补身体。  如果从字面意思来理解“秋膘”,可以直译为秋天的肥肉。按照传统的说法,夏季炎热,吃不下、睡不好,体重难免要掉;等过了立秋,赶紧炖肉进补,想办法把夏天掉的肉给补回来,此为“贴秋膘”。  不过,现在人们大都希望自己能更瘦一些,对于贴秋膘的说法不屑一顾。  食物的选择上,可以吃一些滋阴润肺的食物,比如梨子、地瓜、银耳汤、团鱼等,还可以把这些食物进行搭配,比如梨子银耳汤。除此之外,适当的运动也很有必要,不过,运动不宜激烈,“有微微出汗的感觉就可以了。”钟安君说。  还有两类人适合贴秋膘。脾虚寒湿的人,表现为怕冷、手脚冰凉、四肢酸软、大便稀等,此类人立秋进补以健脾燥湿散寒为主,需要温热的食物,如茯苓、山药、黄豆、红枣、生姜等。脾虚湿热的人,表现常常是大汗淋漓、十分怕热、各种贪凉,他们的进补原则是利湿清热,食材以平淡性凉的较为适宜,如冬瓜、绿豆、红小豆、丝瓜等。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