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认识铁观音的“观音韵”
1、 我们说的音韵一般指品茶的过程中对茶叶品质的评价,主要指铁观音特有的好的气味,包括:杯盖的气味、茶水的气味、茶渣和杯底的气味。可单独指其中一种气味,比如说杯盖的音韵有明,但茶水的音韵不一定明显。铁观音的这几个方面的气味并不必然一致,存在一些差异,有的杯盖的气味很好,但茶水的气味并不是很好,有的茶水气味很好,但杯盖的气味并不那么好。也可总的综合说,这个茶的音韵好不好。另外也认为品完茶后的“喉韵”也是音韵的一部分。“喉韵”,就是齿颊留香,喉舌回甘的感觉。
2、 这种好的气味,主要指香气,比如兰花或桂花的香气,还有一种酸味中带香的习惯叫做“酸啷味”,铁观音由于其特殊的属性,现实中还会有各种各样的香气类型,说法也各种各样,有的像“红菇的气味”、有的像“糖果的气味”、有的像“新枞的气味”,有的像“花酸的气味”,应有尽有,有的地方也会有一个地方气味的特点,有些甚至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现实中最经常讲的就是“兰花香”、“酸啷味”和“新枞味”。这种茶,我们也习惯上称“传统的铁观音”。
3、 那读者也许会问,那铁观音各种各样的气味真的是不好学习。不,这里也有简便方法。习惯中我们还把这种好的气味叫做“正势”味,既从你一般的感觉中,觉得好的我们就叫做“正势”味,而其他的就不是。就像抽烟喝洒,能品出它们的优劣与特点。感觉好的就是好,感觉不好的就是不好。当然这感觉也是要靠练的。有“观音韵”的茶的成因与特征,根据经验结合茶业的专业理论,我认为有“观音韵”的茶成因和特征如下: 1.鲜叶的茶质要好是“观音韵”的基础。 鲜叶的茶质指指鲜叶里面种种茶叶化学成份,只有里面的化学成份好,才能为茶叶发酵后产生一些芳香气味提供物质基础。由于目前的生产很讲究产量,大规模,所以大量应用化肥,化肥的营养元素单一,致使茶树所需的微量元素缺乏,这样一般不能生产出有音韵的茶。好比养鸡场养的鸡和农村养的土鸡,养鸡场的鸡只用单一的饲料,虽然长得快,但其营养却大不如土鸡。所以现代的农业要求搞有机农业就是为了提高农产品的品质。本人就是因为认识到这个问题,所以在施肥中改用农家肥和有机肥,这样做出来的茶叶自然音韵好。2.发酵适度是“观音韵”的技术要求。 在制茶过程中,决定茶品质的最重要的环节就是“摇青”,既控制茶叶发酵的过程。如果控制得适度,就能让茶叶里面的化学物质转化成芳香的物质。怎样才是发酵适度,既传统所说的“青枝绿蒂红镶边”。这种发酵方法也称“传统做法”。现实是人们为了追求茶叶颜色的绿,而使发酵不到位,造成茶叶气味带有“青臭”的气味。 3.有“观音韵”的茶的特征。 A从干茶颜色看,呈墨绿,好茶其实就是这个颜色,如果太绿了,就是发酵不大到位。总之不会是青绿色,颜色会深一点。B用手掂干茶,会觉得比较有手感,有份量感,那是因为里面的茶叶元素多的原因。C汤色呈黄色,不是绿色,比起绿色会来得浓些。D从滋味来说就是说好的浓香就是上面所说的有铁观音味。E这种茶比较耐泡。
4、有“观音韵”茶的市场情况 综上所述,“观音韵”指富有香气的铁观音茶,市场上“观音韵”的销售情况怎样?最喜爱富有音韵茶的是广东人,他们最早喝铁观音,对传统的铁观音有一种痴爱,这是一种比较成熟和理性的选择。他们对茶的气味以及耐泡程度最讲究,而对茶颜色则看在其次。 而全国的大部分地区,还有一种偏爱发酵比较轻的茶,就是外观比较青绿,茶水青绿,滋味也比较青,比较不耐泡的茶。其音韵就不是那么浓。 当然人们喜爱“观音韵”,而富有音韵的茶往往在外观颜色上不能很绿,但市场上又喜爱外观颜色比较绿的茶,这就成了一对矛盾。而要这两者同时兼备,那价格至少也要500元/斤以上。 你可以在对比中选择自己的所爱。但这也不是很绝对的,一个上档次的好茶,一般这两都是都会兼备的。 作为好茶,音韵是必备的。目前市场上的茶叶中,能够称得上有音韵的估计在30-50% 。如果对茶叶要求较高,我想音韵更是不可少,品茶就是品那种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