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题目学古诗鉴赏—《江汉》
通过具体的题目,教你如何古诗鉴赏O(∩_∩)O~~
题目:
1、江 汉唐·杜甫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2、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作的诗,人们认为诗中虽然流露出了漂泊思归之苦,但诗人孤忠犹存,壮心犹在,洋溢着一种自强不息的精神。你同意吗?请说明理由。
题目解析:
1、这样的诗歌鉴赏题目在所有诗歌鉴赏属于简单的题目类型,因为很显然,它在题干部分已经给出了一个观点,甚至可以说不论正确与否,它给出了对诗的一个解析,它把对诗理解应该从哪些方向入手都告诉了你,对诗歌的理解上面对你的帮助很大。
2、对于判断观点对错的问题,答案只有对(我非常同意)或者错(我不同意)两种选择,当然有时候也有的题的答案会是你可以赞成部分但有的地方不同意。但是这种模棱两可的回答情况很少,不要想去投机取巧。因此,很显然题干中给出的题设就是诗歌的中心思想,或者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要么与题设一致,要不与题设相反。而与题设相反,就意味着题干说法有问题,哪里有问题呢?这样的话,一般会在诗中某些关键字词上题设给你做了文章,误导了正确字词所蕴含的含义。
3、这种题目的回答形式也霹葺檠溥非常固定:首先,要明确说出你同不同意。题目问同不同意,你就一定要回答同意,或者不同意,题目问赞不赞同,你就一定要回答赞同,或者不赞同。接着,你要说明原因。不是叫你再把题干抄一遍(尤其是你回答同意的时候)。正确的阐明原因的方法是,先把能佐证你观点的诗句或重点字词摘抄下来,接着对诗句或字词进行简单的翻译解释,最后,说明从诗句中可以看出的思想或者感情,以证明题干说的话的正确与否。需要一提的是,翻译解释诗句的时候,不是要你照着一字一句的翻译,有时候你可能对一个字不是特别清楚它到底应该怎样翻译,翻译解释诗句只要突出中心意思,重点含义即可,不要纠结于特别小的翻译细节。
诗歌翻译
1、一般诗歌不会对翻译强求,不需要一字字地都翻译的清清楚楚,所以在这里我也不一字一句的翻译,直接把译文贴出来,供有兴趣的同学或者对诗歌理解有障碍的同学参考。
2、我漂泊在江汉一带,思念故土却不能归,在茫茫天地之间,我只是一个迂腐的老儒。看着远浮天边的片云和孤悬暗夜的明月,我仿佛与云共远、与月同孤。我虽已年老体衰,时日无多,但一展抱负的雄心壮志依然存在;面对飒飒秋风,我觉得病情渐有好转。自古以来养老马是因为其智可用,而不是为了取其体力,因此,我虽年老多病,但还是能有所作为的。
3、特殊句式: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这是一个倒装句,如果没有看出来对理解可能有些障碍,因此特别提出来说一下:共片云在远天,与孤月同长夜
诗歌赏析
1、题目:很多时候诗歌的题目包含的信息是非常多的,所以在阅读是个前,一定要先阅读题目,不要省略这个步骤。本诗题目:江汉何为江汉?长江汉水。是个地名。其实信息并不多,但是如果你接下来看到题目你就会懂了: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作的诗。这是作诗的地点,或者说作诗时候的处境——异客他乡,滞留而不得往。
2、诗人作者:如果诗人是个陌生的诗人,那么这个诗人对你理解诗篇的影响可能不大。但是如果这个诗人你很熟悉,那么就要注意了,以为很有可能你所知道的这个诗人的写作风格,人生经历都会对你之后的诗歌理解或者题目回答有所帮助。杜甫其人,你必须知道的是: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仕途不顺,战乱流离,忧国忧民,人格高尚。
3、诗歌内容:诗歌的理解重点在于抓住表达感情或者叙述内容的关键字词,并从中看出他的隐掺滦贾溺含的意义。“思归客”:在他乡流离而产生的思乡之情“腐儒”:一代诗圣自称腐儒,这是深深的自嘲,是对自己空有一身学识却无法为民为国分忧的自嘲“远”、“孤”:既是诗人的处境,又是诗人的心情。寂寞孤单,壮志未酬,一片忠心不得报“落日”、“老马”:诗人自比,拥有两者的特点,垂垂暮已,老马识途,尚且有用“壮”、“病欲苏”:一反之前的颓废寂寥,有壮志,感觉自己的病好像好多了,是作者心中仍有希望中国的诗很多都会注意“起承转合”所以,一首诗的前两句往往不能太代表诗的中心思想,尤其是这首诗,前两句可以看出作者的颓废寂寞,郁郁不得志,但是第三句,笔锋一转,作者仍旧抱有希望和壮志,并以老马自比,大概是想说“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或者老马终究有用吧
题目答案及解析
1、这个中考诗歌鉴赏题给的答案如下:同意。从“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一句可以看出诗人不服老,不怕病,积极用世的精神。上文已写到了月景,可见落日乃是诗人自比,表现了自己虽已暮年,壮心不已的豪迈情怀。尾联也借用老马识途的典故,比喻自己虽已年老,并非毫无用处,再次表现出老当益壮渴望报国的热情。(能找出一处理由即可)②不同意。诗歌中的片云、孤月、落日、秋风、老马等意象传达出的是诗人一生漂泊的沧桑之感。诗的结尾两句更流露出一种报国无门的怨愤。(老马尚能识途,我竟连一匹老马也不如了吗?)
2、从答案可以看出,如果你说的有理,各种答案都会酌情给分的。但是非常不推荐第二种答案,因为如果你对了这首诗,它第二种答案给的解释就很牵强,甚至是没有读懂这首诗(如果是怨愤,病欲苏如何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