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大草原
1、呼伦贝尔草原是世界上最美的四大草原之一,所以呼伦贝尔给人印拇峨镅贪象最深的还是它的草原。又要到了呼伦贝尔草原最美的季节了。7月下旬是呼伦贝尔最美的季节,大片的油菜花开了,还有其他的一些农作物和药用植物也进入了盛花期,让景观中充盈着斑斓的色块和迷人的线条。但7月下旬是假期的旅游旺季,那里的食宿价格颇高。如果是在6月下旬前往,草原一片新绿,新生的小马驹子已经能够随着马群奔跑,也会有很好的视觉享受,此时食宿价格较低,蚊虫的骚扰也少。6月底到7月中,如果你能恰巧碰到苏木(乡镇)级别的那达慕,那真是幸运至极。那不是为了旅游的“秀”,而是真正传统的原汁原味。
2、草原美感的形成草原美的概念小时候就有了,尽管那时还从未到过草原。那种美的概念来自于大人们的描述,来自于书本、电影。这种幼年的教育所形成的美的认知是刻骨铭心的。绿绿的草地,白白的绵羊;蓝蓝的天空;白白的云朵……除非……除了龙梅和玉荣(动画片《草原英雄小姐妹》的两位主人公)碰上那种暴风雪,草原在我心里总是美的。 和龙梅与玉荣一样,我也长大了。她们可能早就离开了草原,我却陆陆续续去了很多次草原,大大小小、有名无名;内蒙、河北、甘肃、青海、四川、新疆、西藏;总有十几处了,一直怀揣着“美”的惬意。
3、草原的难堪当你去多了喁滩倜怄草原,并在那里多逗留一些时间,草原的另一面却让你重新审视那些对草原的幻想。夏日晴空的正午,一片燥瞧遭蓬纺绿,烈日似火,皮肤如灼,耳边还总有马蝇子讨厌的嗡嗡声。看看那些牧人们黢黑粗糙的皮肤,你这才想起来那些城里来的人们为什么要涂上厚厚的防晒霜,女人们更是躲进了阳伞。刚才还是烈日当头,转眼暴雨倾盆。刚才还是火烧火燎,转眼却冷得让人颤抖不已。驾车颠簸在草原绿海之中,越野于原始土路的扭曲间。猛然一减速,原本跟在车后的黄尘便凶猛地扑进未关的车窗,而车头、前风挡上蝇虫尸横遍野。草原虽大,但经常会遇到被铁丝网分割得七零八落的情况,门上经常挂着“私人领地,进入罚款“。
4、草原上蚊蝇肆虐,别说人站在草地中不得不舞袖拍打,连那马儿们都得不停地摇头晃脑、不间断地用大尾巴扇扫;吃饱了干脆站到水里去躲避蚊虫。总想看见那些枣红马、白马在草原的奔腾。其实那马吧根本就不喜欢奔腾,个个是吃货,总是低着头吃草,人要不折腾它们,人家就自己静静地徜徉。那羊儿羊群呀一点儿都不“白云朵朵”,没剪毛的一个个脏兮兮的,剪了毛的比难看还难看。草原上散落的人类垃圾,玻璃的塑料的比比皆是……。哎……。我突然想问自己和他人一个问题:草原美吗?那美在哪里呢?
5、草原为什么美?我问别人草原美吗?别人说当然美呀。你想啊……辽阔宽广的草原,绿绿的草地,蓝蓝的天空,朵朵白云天上飘,群群白羊地上跑…… 我问别的别人,你觉的草原美吗?别的别人说,当然美啦,你想啊,你在绿绿的草原中骑着马,周围都是娇艳的野花,远处的白白的羊群和星星点点白色的毡房……我又问……我又问了牧人,你觉得你们草原美吗?牧人说当然美,你看看雨水好,草长的好,牛羊这么多……能挣很多呢。……
6、我想,我想啊,也许我明白了草原的美。草原的美是一种宽广和自由,正是这种宽广和自由,才孕育了长调的悠扬。 草原的美是一种明快色彩的凝炼,当斑斓、明快、清新聚在一起渲染自然的魅力,让视觉充满了愉悦。草原的美是一轻松惬意,久居在钢筋水泥丛林中的人们可以在草原的宽广和自由中抖落下一身的疲惫。
7、草原的美是一种味道。当牛羊马儿一哄而过,弥漫着生命的气息,那是生活在那里的人们熟悉的味道。当你走近蒙古族“搏克”手(摔跤手)魁梧的身躯旁,你会嗅到那张扬着雄性健美的特有体味。草原的美是一种生命和幸福的“呼麦”(蒙族民歌的一种特殊唱法),草原的绿色让大地生机勃发,让生命欢愉,让牧人能期盼畜牧丰收带来的幸福。草原的美是一种大气。你要走近一些,又要离开一点,让距离镇压了草原的种种瑕疵,心胸大气,忽略那些不快
8、此时,才深深的体会到德德玛们和腾格尔们歌声里对草原的赞美——“草原就象绿色的海,毡包就象白莲花,牧民描绘幸福景,春光万里美如画。”“蓝蓝的天空, 清清的湖水, 绿绿的草原 ,这是我的家。奔驰的骏马, 洁白的羊群, 还有你姑娘, 这是我的家。我爱你我的家。 我的家, 我的天堂。”我的家在城里。如果我在城市呆久了,就会想草原,草原在我心里很美,远远地在想、再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