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洞是怎么来的

2025-03-23 07:49:37

1、黑洞是一个时空的区域,它会表现出非常强烈的引力效应,以至于任何粒子和电磁辐射,例如光子,都无法从黑洞内部逃逸出来。广义相对论理论预言,足够致密的质量能够使时空弯曲,从而形成不可能逃脱的区域边界,这被称为事件视界。简单的说,这里是信息的终点,你无法将信息传达出去。

2、黑洞是由临界值以上的大质量恒星“死亡”后形成的一种特殊天体,最初,一般典型的恒星,如太阳,它们是靠氢聚变维持能源的。随后氢耗尽,由于重力的压进,核心的环境变得氦开始聚变。质量更大的恒星,会向更重的元素进行核聚变,直到铁为止。根据理论,如果一颗恒星的核心质量大于等于3.2倍太阳质量时,那么再也没有什么能量(斥力)可以抵抗自身的重力了,重力便开始向中心无限的坍缩,而后便形成了“黑洞”,黑洞的中心将趋向于一个奇点。

3、目前形成黑洞的有2个经典的极限撕良滤儆值,第一个是奥本海默-沃尔科夫极限(冷中子星的质量上限),该极限值接近于2.17倍太阳质量。如果一颗冷中子星超过了此极限值,那么它很有可能因强大引力而坍缩成一个黑洞。第2个就是著名的史瓦西半径,史瓦西半径是指当物体被压缩至一个临界半径值时,就会形成一个黑洞。严格的讲是一个球状对称、不自转且不带电荷的物体重力场值,一个特定质量的物体被压缩到该值时,自身的重力可以无束缚的压缩至奇点。理论上,太阳的史瓦西半径约为3千米,地球的史瓦西半径只有约9毫米。一颗大于等于3.2倍太阳质量的天体,如果压缩至它的史瓦西半径内,那么它就形成黑洞了。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相关推荐
  • 阅读量:83
  • 阅读量:90
  • 阅读量:21
  • 阅读量:87
  • 阅读量:93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