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益一生的养生急救穴,中医图解!
1、灸阳陵泉穴:调血通络,行气解郁“阳陵泉穴”在小腿外侧,当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是胆韦蛾拆篮经上的合穴。阳陵泉又称为“筋会”,也就是说一切腱蓉唁弥筋的毛病(如肩周炎、落枕、膝关节炎、腰扭伤等)都可以找阳陵泉来解决。不便灸者可取一贴.莫草热络贴,淘.宝上找,根据疼痛部位来贴或者按照穴位贴,对年纪大的老人和经常劳累坐姿不正确造成的颈肩腰腿痛效果甚是有效。阳陵泉降压的作用也十分明显。曾有人在刺激阳陵泉前后进行血压测量,发现刺激5分钟后血压有显著下降。所以高血压病人也可以常常刺激这个穴位。 施灸方法 取坐位,手执点燃的艾条,对准穴位,距皮肤1.5~3厘米处施灸,以感到施灸处温热、舒适为度。 施灸时间 每日灸1次,每次灸10分钟。
2、灸内关穴:宽胸理气“内关穴”是手厥阴心包经上的穴位,手臂的内侧,在腕横纹上2寸,手臂内侧中间两条明显的肌腱之间。心包经始于胸中,下行至横膈膜,所以有宽胸利膈的作用,因此在内关穴施灸可使气随经络治膈肌,有宽胸顺气的作用,还能够调节心律,并能够调节心情。 施灸方法 可自行施灸。取坐位,手执点燃的艾条,对准穴位,距皮肤1.5~3厘米施灸,以感到施灸处温热为度。 施灸时间 每日灸2~3次,每次灸10~20分钟。
3、灸太冲穴:防止血压升高“太冲穴”位于足背侧,在第1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是肝经上的腧穴,对神经系统的疾病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如果经常艾灸此穴可防治高血压、头痛、头晕、失眠多梦等。艾灸此穴还能够补足气血,以改善有气无力的症状。 施灸方法 取坐位,手执点燃的艾条对准穴位,距皮肤1.5~3厘米,以感到温热舒适为度。 施灸时间 每日灸1次,每次灸20分钟,灸至皮肤产生红晕为止。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