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里面的同一性是什么意思
哲学里面的同一性是指婕钷炷囗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是对立面之间相互联结、相互吸引、相互渗透的倾向。
逻辑中的“同一”问题是“同一性的可替换原理”能否成立的问题。洛克在《人类理解论》中引入了“同一”概念,他说:“我们如果把一种事物在某个时间和地点存在的情形,同其在另一种时间和地点时的情形加以比较,则我们便形成同一性(identity)和差异性(diversity)的观念。
我们如果看到任何事物在某地某时存在,则我们一定会相信(不论它是什么),它就是它,不是别的——虽然别的东西在同时在别的地方存在,而且在其他各方面都和它似。”
在这里,洛克所强调的是一个事物与其自身同一,应当是不成问题的。莱布尼兹也思考了相同的论题,他解释说,词项是同一的或一致的,就是说它们能在随便什么地方,以一个代之以另一个而不改变任何命题的真值。A=B表示A和B是同一的。
这样,“同一”便成了指代同一对象的两个词项或名称之间的关系。
例如“三角形”与“三边形”表示同一个东西,那么这两个名称或表达式可以随时互相替代。莱布尼兹的这一“同一东西的不可分辨性”思想后来被弗雷格引进到逻辑当中,成了现代逻辑十分重要的运算原理,即“同一性的可替换原理”。
扩展资料
同一性和统一性有时候可以互换,需要看主语,比如矛盾的同一性或矛盾的统一性, 同一性性是指两种事物或多种事物能够共同存在,具有同样的性质。
如矛盾的同一性就是指矛盾的双方相互吸引相互渗透的关系。
而直接同一性则是指两个事物互为前提的关系,比如消费和生产的直接。同一性,就是说没有消费就没有生产,没有生产也就没有消费。
同一性是指两个事物本来就是一样的,可以看做同一种事物,或者具有一致性。统一的反面是对立,同一的反面是不同,是多样性。
如马哲中的思维与存在的关系,两者具有同一性是指思维能够认识存在,而存在就是思维的唯一对象,思维的内容是存在,思维本身也是存在,两者是一致的,两者的外延是相等的,思维不可能跑到存在的外面去,而只要是存在,就都可以被思维。
而说两者能够统一,则是先肯定了两者的对立,然后将两者统一起来,分清谁先谁后的关系。孔子所谓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其实也有统一和同一的意味,和就是统一,同就是同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同一性 (哲学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