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少先队活动变成教育的“磁场”
在开展“学科学、穆螋湄澜爱科学”的活动中,常州市的小朋友提出了“六个一”的倡议(即:人人读一本科技而汨逅刽书,讲一个或听一个科学故事,做,项科学小实验,制作一件科技小作品,用科学解释一种自然现象,了解一门科学在未来发展的前景。)大队部向全校发出了响应倡议的号召,各中、小队便立即行动起来了。
有一个中队的队会是这么开的:中队长宣布开会以后,辅导员按照报纸宜读了常州小朋友倡议,对“六个一”逐条作了详细讲述,随后,间大家我们应该怎么办?
开始,队员们还默默地听着。不久,注意力就不集中了。大约半小时以后,做小动作的、讲话的,此起彼伏。胆小的女生,眼里也露着无可奈何的神情。辅导员几次板起面孔提醒大家注意,也无济于事。这种“讲课式”活动,只能让大家皱眉头。
另一个中队却组织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活动,题目叫“动脑筋爷爷和小间号”。
队会开始了,“动脑筋爷爷”乐呵呵地走上讲台。他穿起博士服,架起老花眼镜,神气地摸着山羊胡,一下子就把队员的注意力集中了起来。接着,随着琴声,五个小姑娘穿花裙带花帽,扮成“小问号”,翩翩起舞,来到“动脑筋爷爷”的身旁。向爷爷问好,然后向爷爷提出了一个个奇怪的问题。爷爷慈祥地笑着,一边解释,一边做着实验,队员们时而哈哈大笑,手舞足蹈;时而鸦雀无声,静观实验结果。大家被这生动的场面给“吸”住了。
“爷爷”解答了几个间题之后,对小问号和全体队员们说:“孩子们,你们的小脑袋里还有些什么间题呀?快给爷爷提出来!”
队员们刷刷地举起手来:
“动脑筋爷爷,人为什么要流汗呀?”
“动脑筋爷爷,星星为什么要眨眼睛呀?”
“动脑筋爷爷!风是怎样形成的呀?”……
孩子们真的把“爷爷”当成了万能的“大博士”,他们一连提了几十个间题。而爷爷呢,一边听着,一边不断地让大家发问,似乎马上就可以给队员一个满意的答复。然而,爷爷却挥了挥手,叫大家停止提问。他看了看自已的手表,说:“孩子们,你们真会动脑筋I一连给爷爷提了这么多问题,我想大家一定还有好多好多问题,是吗?”
“是里”大家齐声答道。
“但是,爷爷这会儿不能解答了,我现在就得去科学院参加一个会议。”顿时,大家路出了失望的表情,有人发出“不过,有一个好办法,只要照着我说的办,别说几十个问题,就是几百几千个间题,你们自己也能解答出来。你们想听我这办法吗?”
“想听!”大家高兴起来。
“好,我要告诉你们的是。向常州市小朋友学习,象他‘嘘嘘’的声音。们那样开展学科学、爱科学的‘六个一’活动。”然后,动脑筋爷爷说明了“六个一”的内容,孩子们津津有味地听着。
临走,爷爷向大家说:“待我下一次来时,看看大家提的几十个问题,能不能自已找到答案。谁解答得多,我就给谁发‘科技活动奖’!”
队会以后,孩子们读科技书,查资料,请教爸爸、妈妈和老师,做实验,人人动起手来,一个‘科学热’在中队兴起了。
这次活动为什么如此成功?重要的因素就是活动的趣味性。趣味横生的活动如同一个强大的磁场,把队员牢牢地“吸”住。把他们翻迷”在要了解和要认识的事物之中。
使队的活动变成教育的磁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取决于辅导员的儿童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素养,取决于对孩子们的深切了解。
少年儿童喜欢新奇的事物,辅导员就应在活动中抓住一个“新”字。新,就新在“第一次”。第一次登上武昌洪山宝塔,鸟瞰武汉全景;第一次乘坐火车,穿过武汉长江大桥浏览两岸风光;第一次养蚕,第一次参加夏令营,第一次举办营火晚会等等,都有强大的吸引力。有些习以为常、司空见惯的活动,只要重新加以设计、改造,变换一下活动内容和方式,就有新意,仍不失为“第一次”,同样有吸引力。如有位辅导员把传统的八月十五赏月吃月饼,别具匠心地改造成“月光晚会”。在明媚皎洁的月光下,大家围坐一圈,听常识教师讲“嫦娥奔月”和月球趣闻,听辅导员介绍“阿波罗登月”。然后大家分吃月饼,玩游戏。既有知识性,教育性,又有娱乐性。散会时,队员们还舍不得离开。
为适应儿童“好奇”的心理特点,队的活动还要设计得“奇”一些。这绝非.猎奇”,而是使队员在活动中感到“出奇不意”,从而收到“出奇制胜”的效果。
在“学虎子”活动中,有一些中队成立了“秘密虎子队”,这些“秘密虎子队”,在课外、校外,在班内班外,做了许多好事,就是看不见好人。这种活动,具有神秘色彩,很有特色,不仅增添了活动的魅力,而且培养了队员做好事不留名的好思想。
儿童有注意力容易分散的特点。他们的“随意注意”正在发展,“不随意注意”还在起着重要作用,尤其在低年级儿童身上甚至还占优势。根据这个特点,少先队活动就应搞得生动形象,方式方法也要多样化,才能使队员的大脑在活动中不断产生“兴奋中心”,并由一个“兴奋中心”转移到活动所需要的另一个“兴奋中心”上。他们的注意力便牢牢地给抓住了。
“拟人化”,是一种形象的活动方式,比较适合中低年级少先队员。比如开“爱护小树苗‘的队会,让孩子们扮成“小树苗”,让“小树苗”说话,形象感人,比单纯说教更富有感染力。
象征法,也是一种形象的活动方法。中队长跑俄炼,从武汉到北京,来个象征性赛跑,“学雷锋创三好”把对队员的要求,由低到高制订出来,来一个象征性的“登泰山十八盘”比赛,也很生动形象。
少年儿童要好心强,针对这个特点,要求开展一些竞赛性活动,也能激发儿童巨大的兴趣,即使是一些要付出艰苦劳动、平常不太愿干的事,一开展竞赛,劲头就来了。如对各中队包干的清洁区,来一个清洁、整齐、美观比赛,给优胜中队贴“小白鸽”,给不清洁的中队贴“黑乌鸦”,孩子们一个个力争让“小白鸽”安家落户,赶走“黑乌鸦”,虽然打扫包干区累得满头大汗,但大家兴趣却很高。
少先队活动的趣味性,是使活动变成教育的“磁场”的重要因素,是活动达到最佳教育效果的需要。在活动之前,让队员了解这项活动是如何有趣,队员就会产生盼望和期待的心理。活动进行得饶有兴味,队员就会倾心尽力而为,全身心地投入活动之中,就会以最大的努力去完成白已在活动中的任务。这些充满儿童情趣的活动往往能使队员遐想联翩,回味无穷,在他们的童年生活中留下终生难忘的印象。这就是活动“磁场”所起的作用。所以我们要努力为儿童创造活动的“磁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