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而治是谁提出来的

2025-04-10 22:25:01

老子

老子的《道德经》提出了“无为”的思想,这种思想表现在治国上就是“绣诅收蟮无为而治”。道家的“无为而治”就是“治人事天莫若啬”,就是不做、少做。是以“治大国若烹小鲜”的态度治国,来达到“百姓皆谓我自然”的效果。

老子强调的“无为”实际是不刻意为之。但他又主张“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可见,老子的“无为”仍然是建立在“有为”基础上的。

无为而治是谁提出来的

无为而治的条件

要想实现无为而治,需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自己开悟见性,明悟大道。二是慧光生发,遍观世界,用菩提智慧观察万事万物的混乱本源。只有具备了这两个能力,才能谈无为而治。

不具备这两个能力,却大谈特谈无为而治,都是空口白说,纸上谈兵。只能挂着无为而治的招牌,却做着有为而治的事情。圣人悟道以后,常常用慧光观照世间万事万物,发现事物发展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查明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然后用自性菩提智慧找出消除问题的方法。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