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听懂古典音乐论文

2025-04-12 22:28:26

1、欣赏古典音乐无需专业知识,无需艺术细胞,没有人是天生的音乐家,只要静下心来听就好。千万不要试图去理解或“听懂”它,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试着耐心多听几遍,觉得悦耳动听就足够了。用美感带给人们愉悦才是音乐艺术的真谛!绝大多数古典作品都是为讨好耳朵而作,历史上大部分古典作曲家的主要收入均来自于给贵族/宫廷当乐师、开音乐会以及出版乐谱,所以精神正常的作曲家绝不会故意让人“闻尔生畏”,否则就是砸自己的饭碗。反对那些“听古典音乐前应先学习知识”的观点。人类对新事物的正确认识过程永远是从感性到理性,任何时候,任何方面都是如此。

如何听懂古典音乐论文

2、套用一句俗话:不知道怎么入门?踹门进去就行了!下面推荐一个入门的列表,都是些容易喜欢上的作品。先从管弦乐入门维瓦尔第《“四季”小提琴协脘裘谩矿奏曲》(共4部“春”“夏”“秋”“冬”,每部3个乐章)巴赫《第2号“勃兰登堡”协奏曲》(共3个乐章)亨德尔《皇家焰火音乐》(共6个乐章,有时5、6合为一章)莫扎特《第13号小夜曲》(共4个乐章)贝多芬《第五交响曲“命运”》(共4个乐章)贝多芬《第九交响曲“合唱”》(共4个乐章,有时第4章拆为两段)埃尔加《“威风凛凛”进行曲》(独一首)柴可夫斯基《三大芭蕾组曲》(《天鹅湖》、《胡桃夹子》、《睡美人》选辑)

如何听懂古典音乐论文

3、管弦乐听到这里算入门了。然后钢琴曲入门:李斯特《“钟”》(独一首)肖邦《“小狗”圆舞曲》(独一首)肖邦《“革命”、“大海”、“冬风”练习曲》(共3首肖邦《“英雄”波罗乃兹》(独一首)贝多芬《“悲怆”钢琴奏鸣曲》(共3个乐章)贝多芬《“华尔斯坦”(“黎明”)钢琴奏鸣曲》(共3个乐章)贝多芬《“热情”钢琴奏鸣曲》(共3个乐章)莫扎特《A大调钢琴奏鸣曲》(共3个乐章)巴赫《“哥德堡”变奏组曲》(主题,尾声和30个变奏)

如何听懂古典音乐论文

4、到这里钢琴曲就算是入门了。接下来就可以多接触一些其它形式:贝多芬《第五钢琴协奏曲“皇帝”》(或柴可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或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协奏曲》)舒伯特《“鳟鱼”五重奏》门德尔松《仲夏夜之梦》(或柴可夫斯基《胡桃夹子》)巴赫《“幻想曲与赋格”管风琴曲》贝多芬《“春天”奏鸣曲》(或《“克鲁采”奏鸣曲》,难度稍大)亨德尔《“弥赛亚”清唱剧》(或莫扎特《安魂曲》)

如何听懂古典音乐论文

5、以上作品都是比较容易接受的作品,并且按难度大致排了序,听的过程中还可以去网上搜相应的资料,了解创作背景和作品结构,会有很大帮助。如果接受不了就硬听它十几遍,这个过程很重要,很多作品我也是听了十几遍才听熟的不过有些作品确实很难入耳,老鸟也要听很多很多遍才能听熟,甚至永远不会喜欢。所以对于一部努力很久都不能接受的作品,却看到很多赞扬的溢美之词时千万不要沮丧。音乐家(包括演奏者)和听众对作品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大多数普通听众和你的感觉并无二致。

如何听懂古典音乐论文

6、是的,事实上这就是一种训练,一种让我们的心态平静缓和下来的训练,千万别指望速成。现代人类社会的分工越来越明确,人们都只在自己所专注的领域工作,很难有心情和时间去静下来欣赏艺术,仅仅是在娱乐中获得消遣。艺术审美——人类神性体现,都被单调的物质生活和快餐式的娱乐所磨灭了。

如何听懂古典音乐论文

7、人们对于各种音乐是存在先天审美的,即便是婴儿也会对一些音乐产生兴趣,比如儿歌和摇篮曲。可是为什么当我们长大了就不太喜欢去听这些音乐了呢?是因为它们难听吗?肯定不是。但我相信你心中是有正确答案的——那就是因为它们过于简单乏味了。这类歌曲天生容易听熟,但多听几遍就会觉得枯燥无趣。显然,人天生喜欢有曲折起伏,有低潮高潮的音乐,这样的音乐往往会被铭记传唱;而那些简单重复,毫无新意的歌曲,则会被人们迅速遗忘,比如小苹果。后者这类歌曲可能需要听个一两遍就可以接受,但我知道你不会把它们存手机里的。

如何听懂古典音乐论文

8、当你开始单曲循环一首歌,你可能会认为是“听懂了”,其实就是听熟了。这是因为你熟悉了歌曲的结构,记住了主歌、副歌的旋律,熟悉了不断重复的主题、节奏以及美妙的乐器、音响效果等,并在心中形成了回响。再听一遍时,传入耳中的音乐与脑海中的旋律相契合,自然就会感到舒畅愉快。为了迅速抓住听众,大部分流行歌曲的创作方法就是将简单而优美的两三段小旋律拼接起来,配以新颖悦耳的电子混音,再辅以矫揉造作、哗众取宠的歌词。然而,由于这类歌曲中的旋律素材很少,甚至大同小异,而且多是简单重复,缺少变化,听上几十遍也就没什么新意了。想了解更多请看

9、在音乐艺术的历史长河中,古典音乐作曲家们总结出了非常繁复的规则来写出动听的音乐,并秤郓鹜媲且会在一部作品中融入大量的素材,并对素材进行复杂的加工、懈吡赜痖变化和处理,结果导致普通听众刚刚开始接触一部作品时,根本听不出任何结构性的东西。甚至听了好几遍之后依然觉得“这么长的作品,旋律乱七八糟,前后毫无联系”,自然难以接受。此外,古典音乐中所使用的和弦(由同时奏响的多个音构成)的数量和复杂程度也是流行音乐望尘莫及的,但科学研究表明,人对于和弦的接受程度,或者说对于什么样的和弦觉得悦耳,是取决于常听什么样的音乐。大多数流行音乐所使用的和弦走向都集中在有限的一些组合上,你听熟了几首就容易听熟其他的,但是古典音乐中的大量和弦你可能都没听过,尤其是近现代作品,这就直接导致你觉得“不好听“

10、所以你需要的就是耐心,先慢慢接受古典音乐中大量的陌生和弦和音程,再坚持继续听下去,直到某一瞬间你忽然发现:原来某一段就是整部作品的大主题啊!那一刻无论你在做什么,肯定都会被事镅淳铒艺术美感击中,并陶醉其中。继续听下去,这部作品里更多的素材和变化就会逐渐被你挖掘出来,慢慢地你就理解了整部作品的结构和创作思路。对于一些大型作品,当你听到这个程度就会中毒而无法自拔,一天不听就像耳朵里钻入了一只小虫。当然啦,不同的古典作品结构的复杂程度也是大相径庭的,刚入门的同学可以按照我前面提供的歌单由浅入深的接受。在这个过程中,自己的乐感也会提升,对更复杂结构的洞察力也会越来越强。当你走过一年聆听者的过程后,你基本可以具有这样的能力:听到陌生的器乐作品时,很快可以抓住它的主干和结构,并判断出是否古典作品,甚至是大致的创作时期。如果你觉得古典音乐作品优美动听,那也一定会对作曲家的身世以及创作背景产生兴趣。伟大的作曲家们都有传奇的一生,网上可以查到丰富的史料、轶闻,非常有趣。除了音乐本身,演奏家和唱片也有大量的故事等待你去挖掘。相信走完入门的过程,你就再也离不开古典音乐,艺术会成为你生命的一部分,带来一生的享受和幸福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相关推荐
  • 阅读量:55
  • 阅读量:67
  • 阅读量:64
  • 阅读量:37
  • 阅读量:57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