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里旅游线路攻略
1、退割翌视扼思园,建于清光绪十一年至十三年(公元1885-1887年)。园主任兰生,字畹香,号南云。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内阁学士周德润弹劾任兰生盘踞利津、营私建敦汗侑肥己。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正月,解任候处分,旋因查所勋都不实,部议革职位。任兰生落职回乡,花十万两银子建造宅园,取名“退思”。其弟任艾生哭兄诗有“题取退思期补过,平泉草木漫同看”之句,可见园名取《左传》“进思尽忠,退思补过”之意。退思园的设计者袁龙,字东篱,诗文书画皆通。他根据江南水乡特点,因地制宜,精巧构思,历时两年建成此园这是同里最具价值的文化遗产之一,其特点是小而精到,构思甚为奇巧。退思园的设计者袁龙巧妙利用不到四亩面积,设计了坐春望月书楼、琴房、退思草堂、闹红一舸、眠云亭等建筑。现在,这是来同里的游客必到的景点。退思园仅占地九亩八分,既简朴无华,又素静淡雅,具有晚清江南园林建筑风格。园内布局独特,亭、台、楼、阁、廊、坊、桥、榭、厅、堂、房、轩一应俱全,并以池为中心,诸建筑如浮水上。退思园庭中遍植丛桂,金秋时节,馥郁芬芳,风清月明夜,于园中楼阁品茗赏花,心怡神往,更给人“人行空翠中,秋闻十里香”的享受。
2、同里因水多,故桥也多,镇内共有大小桥梁40多座,大多建于宋以后各时代。著名的有建于南宋宝年间的思本桥,建于元至正十三年的富观桥。成品字形架设在河道上的太平、吉利、长庆3座古桥(三桥),是昔时同里婚嫁花轿必经之轿,以示吉庆。被人们叫做读书桥的小东溪桥,桥上那副“一泓月色含规影,两岸书声接榜歌”的桥联,生动地记录了当时同里人勤学苦读之风,证实了同里自古以来文化发达,“科名”很盛。
3、崇本堂最吸引人的是各种雕刻。如果把同里比作是一座古建筑的博物馆的话,那么崇本堂就是这座博物馆中一件雕刻精致的艺术品,其精湛的技艺和深刻的内涵,让每一位游人赞叹不已。
4、嘉荫堂,位于竹行街尤家弄口,建于民国初年,有四进,门窗梁栋皆雕刻精美。房主柳炳南,北厍人,与著名爱国诗人柳亚子先生同宗。 先于芦墟开设油坊,发迹后迁于同里营建宅第,共耗白银贰万两。嘉荫堂主建筑系仿明代结构,俗称“纱帽厅”。因梁头棹木像明代官帽的帽翅,故名。
5、《珍珠塔》的故事源于同里,故事主人公方卿见姑,翠娥赠塔,陈王道嫁女的史实在同里源远相传。故同里设此景点,并称为“珍珠塔”。整个景点现仅存陈翠娥书楼部分遗迹。同里镇从去年开始投入2000多万元修复这一景点,家喻户晓的千古绝唱将在同里流传,流向远方……古时,陈家牌楼位于同里镇北的富观桥与永安桥之间,是明万历八年(1580年)南京道监察御史陈王道死后,朝庭为表彰其为官清正、政绩卓著而旌表之。牌楼三个门面大小,用四根直径尺许的方形石柱拔地耸立。牌坊上方为楠木结构,坊上飞檐翘角,正中额扁上刻着“清朝侍御”四个大字,下面额板上缕刻:“大明万历庚辰为南京道监察御史陈王道立”。在许多木架上还雕刻了各种栩栩如生的飞禽走兽,牌楼后是陈王道的故居,内有陈氏家祠、孚寄堂和陈彩娥书楼等。牌坊前还有一对大青石狮子,十分威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