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种类常用修辞简介

2025-04-20 15:58:39

1、一、语义类修辞1.比喻:将一物比作另一物(明喻、暗喻、借喻)。例:她的眼睛像星星。(明喻)2.拟人:香崔阋琦赋予非人事物以人的特征。例:风儿轻轻歌唱。3.夸张:故意夸大或缩小事实。例:他饿得能吃下一头牛。4.借代:用相关事物代替本体。例:白宫发表声明。(代指美国政府)5.通感:将不同感官感觉互通。例:她的声音很甜美。(听觉→味觉)6.双关:利用词语多义或谐音表达双重含义。例: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晴”谐音“情”)7.反语:正话反说,表讽刺或幽默。例:你可真聪明!(实际指责愚蠢)8.婉曲:含蓄委婉表达。例:他“走了”。(代替“去世”)9.仿词:临时仿造新词。例:大众化→“小众化”。10.拈连:将适用于甲事物的词顺势用于乙事物。例:种下希望,收获幸福。

2、二、结构类修辞11.对偶:字数、结构对称的句子。例: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12.排比:三个以上结构相似的句子。例:爱是分享,爱是奉献,爱是责任。13.反复:重复词语或句子以强调。例:沉默啊,沉默,不在沉默中爆发……14.顶真:前句结尾作后句开头。例: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15.回环:词语顺序循环往复。例:人人为我,我为人人。16.设问:自问自答。例:谁是最可爱的人?我们的战士。17.反问:问而不答,答案隐含。例:难道这不是真相吗?18.层递:内容按顺序递进或递减。例: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19.倒装:故意颠倒语序。例:轻轻的我走了。(正常:我轻轻地走了)20.跳脱:故意中断语句,留白。例:“其实你根本不懂……”他说到一半停住了。

3、三、逻辑类修辞21.对比:将对立事物并列比较。例: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22.衬托:用次要事物突出主要事物(正衬/反衬)。例: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魄仍揣筹汪伦送我情。(正衬)23.象征:用具体事物代表抽象概念。例:鸽子象征和平。24.引用:引用经典或名言。例:子曰:“学而时习之。”25.用典:引用历史或文学典故。例:他如卧龙般蛰伏。(典出诸葛亮)26.反讽:表面赞扬实际批评。例:真是天才的破坏力啊!27.悖论:看似矛盾却蕴含哲理。例:最柔软的也是最坚强的。28.设悬:故意设置悬念。例:那天,他看到了永生难忘的一幕……29.突降:从庄重突然转为滑稽。例:他失去了财富、家庭,还有一把雨伞。30.曲解:故意歪解原意。例:甲:“我快累成狗了。”乙:“那你该去宠物医院。”

4、四、音韵类修辞31.押韵:句尾字音相同或相近。例:床前明月光(guāng),疑是地上霜(shuāng)。32.叠字:重复单字增强节奏。例:寻寻觅觅,冷冷清清。33.谐音:利用同音字替代。例:外甥打灯笼——照舅(旧)。34.拟声:模仿声音的词汇。例:泉水叮咚,小鸟叽喳。35.联边:偏旁相同的字连用。例:江河湖海(均含“氵”)。

5、五、其他特殊修辞36.移就:将修饰甲事物的词移用于乙事物。例:苦涩的回忆。(“苦涩”本形容味道)37.呼告:直接呼唤不在场的人或物。例:祖国啊,我的母亲!38.示现:将想象或过去的情景生动呈现。例: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39.旁逸:故意插入题外话。例:他——顺便说一句,这人从不守时——又迟到了。40.飞白:故意记录错误语言以示真实。例:孩子写:“妈妈是朵花,爸爸是泥巴。”(童趣)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