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研究方法知识扩充
1、教育研究方法 教育研究方法是按照某种途径,有组织、有计划地、系统地进行教育研究和构建教育理论的方式,是在以教育现象为对象、以科学方法为手段,遵循一定的研究程序,以获得教育科学规律性知识为目标的一整套系统研究过程。它同样是一个认识过程,其结果是解释或预测、发现或发展一定的教育原理、原则和理论。它既是一种知识的体系(思维方式),又是一种行为准则(行为方式)。
2、.教育研究的意义 第一,教育研究能够用来解决教育实践问题。这是教育研究的最原始的、最基本的意凶及淄靥义。正是由于实践中有问题存在,才激起了人们的研究;正是蕉浔恨缝由于有了有关的研究,许多实践中的问题才得以解决。教育的应用性研究的这种意义就十分明确,同样,教育行动研究的意义也在于解决实践问题。今天的教师因为教育研究而对教育问题拥有了许多科学、理性的认识,基于这种认识,他们的实践多了许多科学性,少了一些盲目性。 第二,教育研究有助于教育知识的拓展。由于教育研究的不断进行,一方面人们解决了大量的实践问题,另一方面教育研究的知识也得以不断地增加。在增长教育知识方面,教育活动研究具有发现新知识的意义,而教育观念研究和教育学科研究则具有总结和积累知识的意义。 第三,教育研究对教师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教育研究既是教育变革自身的要求,同时也是教育研究是新世纪教育工作者的必备素质:是教师专业化的要求;是教育创新的要求;是提高教育质量、形成独立教育教学风格的要求。 第四,要解决教育工作中的新问题、新情况,为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进行教育科学研究,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科学体系。
3、我国敖疼熘涝教育研究的现状: 第一,群众性。教育科研队伍建设呈现出鲜明的层次性,理论研究队伍少而精,应用研究队伍是中坚,群众性科研队伍宽而厚。队伍的总体构芤晟踔肿成和绝大多数课题的人员构成都突出反映着专、兼、群相结合,教育科研人员、教育行政人员和第一线校长教师相结合的特点。 第二,行政参与并领导教育研究。教育部历任主要领导一直担任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的组长,部领导和各业务司局领导还承担了从‘六五’规划到‘九五’规划的相当数量的重点课题。一些地方以政府名义召开了教育科研工作会议,制定了鼓励、扶持政策,对优秀科研成果进行了表彰奖励。 第三,研究方法上倾向理论思辨研究,实证研究较少。 第四,没有教育研究的质量控制体系。
4、理论方法 教育理论研究方法是在已有的客观现实材料及思想理论材料的基础上,运用各种逻辑的和非逻辑方式进行加工整理,以理论思维水平的知识形式反映教育的客观规律方法的总称。具体包括归纳、演绎、类比;分类、比较、分析、综合、概括等等。
5、选择研究对象: 第一,明确规定总体,要从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明确总体界限。 第二,取样的随机性,要尽可能使每个被抽取的个体具有均等的机会,也就是说使被抽取的任何个体与个体之间是彼此独立的,在选择上没有联系。 第三,取样的代表性,即抽取的样本能代表总体,因为只有样本具有代表性,研究成果对总体才有推广价值。 第四,合理的样本容量。样本的大小既要满足统计学上的要求,又要考虑实际收集资料的可能性,并使误差减到最低限度。一般来说,样本的容量与取样代表性呈正相关,大的样本更具有代表性,研究结果可能更有一般性。
6、第一是应用价值。应用价值即实践价值,指所选择的研究课题是否符合社会发展、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是否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强调的是课题研究所具有的重要的实践意义。通过课题研究,应提出新思想、新观点。
7、第一,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对教育领域某一现象及变化过程进行全面、细致和深入地观察,从而获得认识该事物的比较充实、客观的事实材料。它有利于教育科学理论的提出,也是总结研究教育经验的基本方法之一。 第二,观察研究是检验教育科学理论观点是否正确的重要途径。教育研究假设所推导出来的关于未知事实的结论,只有通过观察到的科学事实加以检验时才是科学的,有价值的。 第三,观察有助于研究课题的选择和形成。通过观察可直接导致形成新的课题,发现某些新观点、新理论,为教育研究开拓新的方向和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