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铁增加或导致化疗诱发的恶心呕吐
日本医科大学多摩永漕市熏钏山医院呼吸器官?肿瘤内科的宫敏路在2013年10月27~30日于澳大利亚悉爻堍螬燔尼举办的第15届肺癌国际会议(WCLC2013)上,对下述内容进行了报告:以日本肺癌患者为对象的回顾性分析显示,随着高度致吐性化疗(HEC)和中度致吐性化疗(MEC)的实施,血清铁的值显著升高,这可能与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密切相关。
虽然已经引入了利用皮质类固醇、5HT3受体拮抗剂、NK1受体拮抗剂等的止吐疗法,但CINV仍然是使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的化疗主要副作用。止吐治疗虽需根据止吐治疗临床实践指南中的风险分类进行,但与急性期CINV相比,止吐治疗对迟发期CINV的效果较低,迟发期CINV的机制也尚不明确。
输血病例和过量补铁造成的铁中毒病例会出现各种由游离铁导致的恶心、呕吐、胃肠炎等症状(Fenton反应)。
宫医生等人假设上述症状与癌症化疗的副作用类似,且CINV可能与接受化疗的患者的血清铁值有关,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和讨论。
此次回顾性分析的对象是接受了细胞毒性药物化疗的肺癌患者,从这些患者身上获得了化疗前与化疗开始后的第2天和第8天的血清铁、不饱和铁结合力(UIBC)和铁蛋白的数值。化疗方案全部是日本国内保险涵盖的标准化疗方案。宫医生等人将化疗方案按照ASCO指南进行了分类,分别是HEC、MEC和轻度制吐性化疗(LEC),并对血清铁的值与CINV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对象共计37人,其中女性11人,年龄中央值为66岁。其中HEC组18人,MEC组14人,LEC组5人。具体的化疗方案:HEC组的所有患者为顺铂+依托泊苷化疗,MEC组接受卡铂+吉西他滨化疗的患者最多,有5人,其他患者分别接受了卡铂+紫杉醇、卡铂+依托泊苷、卡铂+培美曲塞、伊立替康、氨柔比星化疗。LEC组的所有患者均为培美曲塞化疗。
与化疗实施前相比,HEC组与MEC组的血清铁的平均值在化疗开始后的第2天和第8天有了明显上升。HEC组的分别是64.6±42.0μg/dL、233.5±50.0μg/dL、235.5±41.3μg/dL,MEC组的分别是62.8±17.0μg/dL、224.3±33.0μg/dL、175.7±87.6μg/dL(p<0.01)。LEC组的血清铁平均值在化疗前为54.6±17.3μg/dL,化疗开始后的第2天便升高到116.4±36.6μg/dL,但在第8天时又降到40.7±33.5μg/dL,恢复到正常范围内。
另一方面,与化疗前相比,HEC组与MEC组的UIBC平均值在化疗开始后的第2天和第8天有了明显降低,并在化疗实施过程中出现了游离铁。在HEC组,UIBC的平均值分别为194.4±48.8μg/dL、20.0±193.2μg/dL、12.0±7.4μg/dL,MEC组则分别为200.1±37.4μg/dL、8.0±5.7μg/dL、67.3±72.9μg/Dl(p<0.01) 。LEC组的UIBC平均值未见明显下降,分别为203.3±75.9μg/dl、126.4±77.7μg/dL、174.7±24.2μg/dL。
铁蛋白的值在化疗实施前、化疗开始后的第2天、第8天未见明显变化。
宫先生最后总结道,这次发现的现象,有可能会成为止吐治疗新方法的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