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民俗风情-旅游攻略
藏族节日多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并伴以许多娱乐活动。西藏月月都有节庆活动,尤以1、2月份为多。其主要节日有:
花灯节
1、 藏历正月十五,正是藏族的花灯节。这一天晚上,拉萨八廓街四周,摆满了五彩酥油塑成的花卉、图案和人物、鸟兽。人们纷纷拥到八廓街游玩。 各寺院的僧人及民间艺术家用本地盛产的酥油和色彩,制作出精美多姿的酥油花盘及各种姿态的供奉天女,加上精细的灯架,玲珑剔透。人们还利用酥油花再现出各种神话故事及其中的人物、花鸟和景象,有的成屏连片,像立体的连环图一样。精采的图案、多姿的灯花吸引了万千观众。人们在塑花之下,狂欢起舞,彻夜不眠。
沐浴节
1、 “沐浴节”藏语为“嘎玛日曲”,意为洗澡,据藏文历书记载:弃山星半年昼出,半年夜出。在拉萨地区藏历7月至8月初肉眼能看见此星,传说经此星光照射之水均成药水,所以弃山星出现之时,洗澡活动便进入高潮。这一节日开始,不管是阳光明媚还是阴天,也不管是城镇、乡村、牧区的男女老少都要到河边游泳,尽情地在水中嬉玩,洗净身上的污垢,并携家中需清洗之物,如:氆氇、地毯、卡垫等东西,时之迎接这一年吉祥如意,祈求水神给予再生或健康,更好地面对美好的生活。
雪顿节
1、 每年藏历六月底七月初,是西藏传统的雪顿节。"雪顿"意为酸奶宴。在藏语中,“雪”是酸奶子的意思,“顿”是“吃”、“宴”的意思,雪顿节按藏语解释就是吃酸奶子的节日,因此又叫“酸奶节”。因为雪顿节期间有隆重热烈的藏戏演出和规模盛大的晒佛仪式,所以有人也称之为“藏戏节”、“展佛节”。传统的雪顿节以展佛为序幕,以演藏戏看藏戏、群众游园为主要内容,同时还有精彩的赛牦牛和马术表演等。 节日活动的中心在拉萨西郊的罗布林卡。这里从前是西藏地方政教首领达赖喇嘛的夏日园林。节日来临,罗布林卡以及周围的树林里,一夜之间便会涌现一座色彩鲜艳的帐篷城市,还形成几条热闹繁华的节日市街,几乎整个拉萨城都搬进了这片绿色天地,所有的人都在歌声舞蹈中过着野外生活,深沉热烈的歌声伴着高原特有的乐器在树影里传播,这是拉萨人最有活力的日子。
燃灯节
1、 藏语称“葛登阿曲”,藏历十月二十五日是燃灯节。 藏历十月二十五日,是藏传佛教格鲁巴(俗称黄教)创始人宗喀巴大师圆寂成佛的日子。为了纪念这位杰出的宗教领袖,藏区各黄教寺庙和信徒,于藏历十月二十五日,举行诵经、磕头,灯供仪式等隆重的祭祀活动,祭祀宗喀巴大师在天之灵和祈愿大师赐与善良的人们以吉祥幸福。 每年藏历十月二十四至二十六日为主祭期,康定的几座黄教寺院都举行法会,摆酥油花,燃元根灯供佛。信徒们除在家供灯外,还登跑马山,赴南无寺敬灯油。入夜后成群结队涌向安觉寺,参加根灯会。 此夜,有的寺庙和家庭,还在佛像前供奉馍、糖、鲜果等五种供品,因此俗称五供节。
望果节
1、 望果节是藏族农民欢庆丰收的节日,流行于西藏自治区的拉萨、日喀则、山南等地。时间在每年藏历七、八月间,具体日期随各地农事季节的变化而变化,一般在青稞黄熟以后、开镰收割的前两三天举行。所以,望果节的日程都以乡为单位,根据当地的农作物成熟情况由乡民集体议定。 藏语“望”指农日,“果”即转圈的意思、“望果”节可译为“在田地边上转圈的日子”。
萨嘎达瓦节
1、藏历三月三十日,拉萨的信教群众倾城而出,来到市内各处宗教活动场所,以转经、烧香、祈祷等活动拉开了一年一度为期最长(整个四月)的宗教节日——萨嘎达瓦的序幕。 藏历四月,按藏传佛教传统,是佛事活动频繁的“佛月”,而在四月十五日这一天,全拉萨的信徒都会沿大小转经路朝佛转经,热闹非凡。 除了转经,佛教信众的另一重要内容是行善积德,于是这天也成了乞丐们的极乐日。布施者中有的是转经路上路过此地顺便施舍的,也有为死者超度行善专程赶来布施的。
那曲赛马会
1、 那曲赛马节,藏语叫"达穷",是藏北草原规模盛大的传统节日,故又称“草原盛会”,六月的藏北草原,风和日丽,绿草茵茵,野花遍野,往日里严酷的寒冷多风气候此时也变得格外温和宜人,人称六月是藏北的黄金季节,一年一度的藏北赛马会就在六月里举行,不少散处在草原上的账蓬汇集到藏北重镇——那曲。如今古老的那曲赛马会,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增添了新的内容。那曲赛马大会不仅仅是赛马和进行各种表演,还伴随着大规模的物资交流会,还有文艺工作者的表演、民族文化展览,科普宣传等,人们在古老的文化传统娱乐中,又接受了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宣传教育,也使那曲赛马会以其丰富多彩的内容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中外游人,使其成为具有草原特色的旅游项目。
江孜达玛节
1、 藏历四月十日至二十八日,是后藏江孜人民传统的节日 ——达玛节,藏语意为跑马射箭。相传它开始于江孜地区,据说江孜法王绕丹贡桑帕的祖父帕巴白桑布,是萨迦王朝的内务大臣,又是江孜法王,在群众中颇有威望。帕巴白去世后,他的弟子每年做祭祀,以示纪念。后因战乱、祭祀中断。至藏历火鼠年(公历1408年)绕丹贡桑帕任江孜法王,遵其父贡桑帕的遗嘱,恢复祭祀。这一年藏历四月十日至四月二十七日,绕丹贡桑帕为其祖父念经祭祀,直到二十八日,开始进行娱乐活动。内容主要是展佛轴画,跳神等活动、除此之外,还有角力、跑马,抱石头等娱乐活动。这些活动,全由法王的部下、兵丁、佣人承办。从这一年开始,固定这段时间为每年一度的祭祀盛典节日。到了扎西绕丹帕(公元1447年)统辖江孜的时候,娱乐活动更为丰富,除上述内容外,还增加了比赛跑马射箭。于是正式形成了江孜的达玛节。
荷花节牛王
1、 荷花节牛王会流行于甘肃南部博峪藏族,每年农历二月二日举行,节日这天,全寨的牛都被赶到地中,架好犁耙,选技术好的人调教初长成的牛耕地,调牛耕地时,要撒一点青稞面入土乞福。祭毕,大家唱着颂赞山神大地神的歌词,跳舞乐神,预祝雪年丰收。
萨列节
1、 “萨列”意为耍坝子,每年藏历五月至六月间,昌都的藏民都喜欢携带上被褥及足够几日用的美味佳肴以及一些生活用品,或骑马或徒步,来到野外,搭起帐篷,铺上卡垫,尽情享用美酒美食,唱歌、赛马、玩游戏等,尽兴方归。
门巴转山节
1、 苯教继承了原始宗教的自然崇拜,尤以对奇险陡峻高山崇拜最盛,这类高山往往被称着神山。门巴族认为,神山是升 天之路,为了死后让灵魂升天,就须在生前熟悉通天之路,于是由神山崇拜而产生了“转山”的宗教活动。墨脱的门巴族群众常去转的主要神山有桑多白日、布达次 崩和衮地宁。 人们转桑多白日,一般是在6—7月间,但此时只是围绕桑朵白日山的下面转,每天可以绕山脚转一圈;到了冬天人们开始爬到桑朵白日山峰上,一天绕山尖转3圈。人们相信转了桑朵白日神山,死后灵魂才可以升天。 神山崇拜表现在对神山的诸多禁忌之上。如不准在神山上大声说话,更不得喧哗;不准砍伐神山的树;不准搬动神山上的土石;不准在神山中打猎,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