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学历到底是什么意思
所谓“第一学历”原本是指由各省市第一教育局颁发的学历,现今通常是指国民教育系列的普通全日制教育的最高学历(包括2016年后非全日制政策改革后参加全国统一考试入学的非全日制专业硕士)。
以前(计划经济背景下)普通初中、普通高中、普通高校(含普通中等专业学校)的上级是各省市第一教育局,毕业时颁发的学历是由第一教育局颁发,称之为第一学历。
其实1999年中国大陆大学扩招后,并无第一学历的说法,“第一学历”为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但是第一学历的称呼沿用至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的规定,用人单位招用人员、职业中介机构从事职业中介活动,应当向劳动者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和公平的就业条件,不得实施就业歧视。
扩展资料:
学历类别:
1,小学、初中,属义务教育、基础教育阶段,高中(随着中国发展水平的提高,预计到2020年,会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2,技工学校、职业高中、高等职业学校,属于职业教育;对受教育者实施可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必须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
3,中等专业学校、中等师范学校、高等专科学校(大学专科)、大学本科,属于专业教育。接受的教育是以其教授专业知识为主,入学需统招,毕业办理派遣证(报到证)。
4,研究生,包括: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
其中高等教育大概可以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层次:大学专科、大学本科;
第二层次: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是以科学研究为主要方向。
其中,高等教育又分为普通高等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脱产、业余、函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电大开放教育、远程网络教育等。
通过普通高考或高校自主招生考试进入普通高校本科、普通高校专科、中等专业学校学习获得本科、大专、中专(也可通过中考进入)的第一学历。其他获得方式还有天才儿童进入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少年班、部分优秀高中毕业生每年保送进大学、普通高校专升本(国家计划内的统招本科)。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第一学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