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杏种植的两种方法
1、水果杏种植的两种方法1砧木苗培育1.1种子选择及处理红梅杏嫁接苗以山杏作砧木最好。山杏种子采集的母树应力求一致,选择当年采摘、果实充分成熟、无病虫害的杏核作为种子,进行沙藏处理催芽或秋季播种。1.2整地播种山杏适应能力强,地块一般选择光照充足、地势平坦、具有灌溉条件、交通便利的砂壤土或壤土。细致整地,深翻、整平、耙细。施足底肥,可施二铵150~225 kg/hm2或腐熟的有机肥60~75 t/hm2.同时注意土壤消毒。在土壤解冻后(3月上旬)越早播种越好,杏树的高产栽培技术依据土壤墒情决定是否浇水。一般浇水后7 d左右即可进行播种[1].一般采用宽幅条播播种,先沿东西方向开5~6 cm播种沟,沟间距20 cm,种子间距为3~4 cm,覆土4 cm厚,覆土后要稍加镇压,以利保墒。1.3砧木苗管理第1次间苗在幼苗长出2~3片真叶时进行,除去拥挤、过密的小苗、弱苗。第2次间苗(定苗)在苗长出5~6片真叶、苗高20 cm时进行,去弱留强,苗距保留10~15 cm.第2次间苗以后,一般结合施肥,14 d左右灌1次水。并及时松土、除草,保持土壤墒情,以利幼苗生长。同时要注意杏象甲和蚜虫的防治,杏象甲用来福灵2 500倍液喷洒防治;蚜虫用10%吡虫啉3 000~4 000倍液防治。2接穗采集育苗所用的接穗必须选择无病虫害、树势健壮、品种优良纯正的红梅杏母株或母树林采穗,采集树冠外围芽眼饱满、生长充实的发育枝或枝上的芽作接穗。夏季和秋季嫁接所用的接穗,应根据嫁接时间采集,随采随用。注意接穗采后要立即摘叶(留叶柄)。一时用不完的接穗应放于冷凉处,并进行保湿[2].如果到外地远距离采接穗,必须做好接穗的保湿运输工作。春季嫁接所用的接穗,可在落叶后至萌芽前结合修剪采剪。采后埋入湿砂中贮藏,嫁接时随用随取。3嫁接3.1芽接芽接是杏树育苗嫁接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方法,其具体嫁接方法主要有带木质部芽接和“T”形芽接法。带木质部芽接法又叫嵌芽接,此法在生活上用的较多。其优点是一年四季均可嫁接,不受枝条是否离皮的限制;因接芽带木质不损伤芽片内的维管束,嫁接成活率高,苗木生长势强。其嫁接方法是:左手倒拿接穗枝条,右手用刀从芽的上方1~2 cm处向下斜削1刀,深入木质部,长约3 cm;再从芽的下方1 cm处大约45°角斜切1刀,取下带木质部的芽片;芽片一般要求2~3 cm为宜,厚度为接穗粗度(直径)的1/5~1/4,具体可根据接穗的粗度灵活掌握;再用同样的方法在砧木距地面10 cm左右处的光滑部位,削成与接穗芽片基本相同或稍长的切口,然后将芽片插贴于砧木切口上,插入芽片后应使芽片上端露出一线宽窄的砧木皮层,最后用塑料薄膜绑缚即可[3].“T”形芽接法又称盾片芽接法,即在接穗芽的上方0.5 cm处横切1刀,再从芽的下方1.5 cm处向上削入木质部至上切口处,然后取下2 cm大小的盾形芽片;再在砧木的基部10 cm左右处切一“T”形刀口,将接芽插入砧木的切口,使接芽上端与砧木横切口对齐贴紧,然后用塑料条绑严即可3.2枝接枝接一般是在春季树液开始流动尚未发芽时,比如怎样管理杏树,利用头年的砧木和接穗进行嫁接。其方法较多,其中劈接法是生产上应用较多的一种方法。嫁接时先将砧木从基部5~10 cm的光滑处剪截,断面要平滑,然后在断面中心垂直劈开,深3~4 cm.接穗选择具有2~3个饱满芽的枝段,在下部芽左右两侧各削一长3~4 cm的楔形双斜面。使有芽的一侧稍厚,另一侧稍薄。然后将接穗稍厚的一面朝外插入砧木劈口中,使砧木与接穗的形成层对齐,接穗削面上端应高出砧木切口0.1~0.5 cm,即称“露白”.这样有利于愈合,然后用塑料条绑严扎紧。干旱地区,为防止接穗失水干燥而影响成活,可用蜡或油漆涂封接穗上端剪口,也可绑后埋入土中。4嫁接苗管理4.1芽接苗管理嫁接后一般15 d左右检查接芽是否成活[5].成活的接芽一般25 d即可解绑条,解绑的同时将砧木从接芽上3~5 cm处折断。待接芽萌发生长时,再于接芽上方0.5 cm左右处剪砧。剪口向接芽对面稍倾斜,以利愈合。未成活的应及时补接。4.2枝接苗管理枝接成活接穗发芽生长后,大约30 d,留1个生长健壮的新梢,其余的剪掉,集中养分促进苗木生长。同时解除绑条,以免影响加粗。加强肥水管理,经常中耕除草,并注意防治病虫害。水果杏种植的另一种方法一、整形修剪1.杏树采收后,树体仍在生长,所以要控制营养生长,缓和树势,改善树体内部的光照条件。对旺枝拉枝开角,以缓和树势,促进成花;对新梢进行二次摘心,以促发分枝,培养枝组。对结果后显著衰弱下垂的结果枝要进行适当回缩。对树冠内萌生的徒长枝,有生长空间的要采取摘心、扭梢等措施,控制其营养生长;对没有生长空间的徒长枝,要及时疏除。同时要剪除树冠内的干枯枝、劈折枝、病虫枝、交叉枝、重叠枝、细弱枝,以减少树体养分消耗,改善树体通风透光条件,以利形成高质量的花芽。2.对于生长过旺杏园,可喷多效唑(PP333)或促控剂PBO来控制树势,以利多形成花芽。二、土肥水管理1.杏果采收后应结合除草,全园进行一次中耕松土,一般中耕深度为10厘米左右。落叶前结合施基肥深耕,深度以30~40厘米为宜。2.杏果采收后应及早施肥,尤其对树势较弱和当年结果较多的树,更应及时施肥,以弥补树体中养分的消耗。杏树采果后立即施一次速效肥,每株成龄杏树施尿素0.5公斤,然后浇水。结合喷药进行叶面喷肥,喷施0.3%的磷酸二氢钾和0.2%的尿素混合液,以增加树体的营养积累,提高花芽的数量和质量。8月下旬至10月初,施基肥,以优质农家肥为主,混合少量磷钾肥。一般5~6年生初结果树每株施农家肥30~50公斤、过磷酸钙0.3~0.5公斤;盛果期树每株施农家肥70~100公斤、过磷酸钙0.5~1.0公斤,施后马上浇水。3.在杏果采收后要及时灌第一次水,以使土壤湿度最有利于杏树的生长发育,这次浇水可以保证花芽正常分化和枝条的生长、老化与成熟。如果此期多雨,可不浇水。同时也应注意排涝,防止杏树因涝感病,影响树体的生长发育。浇好封冻水,在有条件的地方,在封冻前浇一次透水,以保证杏树安全越冬。三、病虫害防治杏树采果后常会受到病虫的为害,应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喷药防治,以保护叶片,增加树体营养积累。可用20%的速灭杀丁2500倍液喷洒防治蚜虫;用40%的水胺硫磷1500倍液、40%的三氯杀螨醇乳油1500~2000倍液或1000倍液哒螨灵喷雾防治红蜘蛛。喷2~3次2000~3000倍杀灭菊酯、灭扫利以防治天幕毛虫、舟形毛虫。8~10月份,每隔15天左右喷布大生M―45、甲基托布津、多菌灵液防治杏疔病、细菌性穿孔病等。